梅兰芳 第8集剧情介绍

 

昆曲归来1956年,新中国已经走过七年的光辉历程,举国上下都沉浸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之中。 在国家百花齐放的文化方针指引下,沉寂已久的昆曲也得到了一次发展的良机。而这,还要从一年前开始说起。1955年,戏剧家袁牧之和作家丁玲在杭州疗养,偶然发现了一支叫国风昆苏剧团的昆剧班还在表演传统的昆曲。惊喜之余,他们也了解到这个昆剧班已经是全国仅存的一家专业昆剧表演团体,生存困难、生活惨淡,即将面临解散。国风剧团的顶梁柱正是周传瑛王传淞等一代传字辈艺人。袁牧之、丁玲马上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北京有关领导,国风剧团这才有了创编新剧目赴京演出的机会。从浙江到北京,从广和剧场到中南海,那一年,昆剧《十五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更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1956 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这篇社论的发表,正式宣告昆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56年是昆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十五贯》进京演出之后,北京、江苏、湖南、上海的昆曲演出团体也纷纷成立,北京和上海建立了民间曲友组织的曲社,保定和天津还成立了培养年轻昆曲演员的学校。这些当时演出的照片和票房上座的统计,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昆曲舞台上欣欣向荣的景象。1981年11月,古城苏州迎来了一批归乡的游子。昆曲传习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这里举行。到会的十六位传字辈艺人都已是古稀之年。十年的文革几乎将昆曲这支兰花连根拔起,但它挣扎着、顽强地活了下来。在新的时期,古老的昆曲艺术该何去何从?1982年,在苏州举行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昆剧会演上,国家文化部提出了昆曲工作的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在这次会演上,江苏省昆剧院和上海昆剧团参演的大戏都是昆曲经典《牡丹亭》。不过,两个剧团的演绎却是大相径庭,唱了一出不折不扣的对台戏。江苏省昆剧院采用的是最传统的演出方式,张继青的表演质朴无华,深受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 上海昆剧团的舞台上则充满大胆的想象和创意。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华文漪饰演的杜丽娘身后的布景也在不断变化:书房、闺阁、花园、道观一一出现。伴随着布景的变化,灯光也在不断变化。更让观众们意想不到的是,上海昆剧团还对剧中一部分比较难懂的唱词和一些曲调进行了删改和调整。这样的改革使上昆版《牡丹亭》引发了专家的争论。 关于如何保护昆曲的讨论也由此展开。会演结束后,江苏省昆剧院得到了“继承奖”,上海昆剧团得到了“革新奖”。但昆曲界关于昆曲保护的两种立场却一直持续到现在。 各家昆曲剧团,做着各种努力,想让观众重新走进剧场。但是,昆曲已经太长时间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人们还能回忆起那些尘封多年的故事和生疏已久的唱腔吗?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流行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流行音乐开始在艺术舞台上出现。西方文化通过书籍、电影、音乐等不同的载体蜂拥而至。 人人都在追赶着这个潮流,中国传统戏曲普遍受到冷遇。 那个时候,无论是已经成名成家的昆曲大师,还是刚刚入行的学员,都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昆曲的舞台下面,观众越来越少。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王芳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演出的冷清场景。那些日子,王芳每年只有少量的小剧场的演出。很多演员都离开了昆曲舞台,王芳甚至找不到小生来和她搭戏。昆曲面临的困境,同样也让老一辈昆曲艺术家心急如焚。1984年,全国七大昆曲演出团体之一的温州永嘉昆剧团宣布解散。就在这一年,一封关系昆曲未来命运的信从上海寄往了北京中南海。寄信人是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在信中,俞振飞表达了对昆曲所面临的危机和困境的担忧,并恳请中央重点保护昆曲。俞振飞的这封信道出了整个昆曲界的心声:那就是不能任由昆曲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自生自灭,昆曲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整个社会会重新认识到昆曲的意义和价值。俞振飞的信寄到中央之后不久,一系列保护昆曲的文件和措施陆续出台,文化部还组织了大量的昆曲汇演,以求抢救一批濒临灭绝的剧目。各地昆曲剧团也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力求让观众重新走进剧场。 多方的共同努力,能改变昆曲和昆曲人未来的命运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各地昆曲剧团获得了很多海外演出的机会。欧洲、北美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都留下了中国昆曲的身影。美伦美奂的昆曲往往让观众耳目一新、赞叹不已。尤其是在台湾地区,昆曲受到的欢迎,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现在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在台湾演出时受到的礼遇和引发的轰动。 演出的热闹场景和在祖国大陆演出时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什么受西方文化影响更深的台湾观众,会表现出对昆曲这样一种中国传统高雅艺术的热爱呢?大陆昆曲剧团在台湾地区受到的礼遇,在香港、澳门等地同样多次出现。对所有中国人而言,昆曲是中华文明的根和血脉,它清晰地传递着我们民族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情趣。 而昆曲也因为它鲜明的文化特色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征服了大量西方观众。昆曲早已跟随海外华人的足迹,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美国和日本等地,都有昆曲曲友自发成立的曲社。张惠新所在的昆曲艺术研习社就是最有影响的海外曲社之一。曲社于1995年在美国马里兰州成立,已经拥有了一批相对固定的观众群。曲社的每一次公开演出,都会有大批观众赶来捧场。对当地人而言,昆曲是他们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窗口。真正的艺术总是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赢得认可和热爱。昆曲的魅力其实也就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魅力,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民族对于美的品位和追求。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六百年的昆曲又将迎接它的下一个百年。但在街头匆匆走过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能知道昆曲呢?它是过于古老吗?还是过于高雅?无论如何,昆曲已经在大众的视野之外沉默了太久。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取舍?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又该怎样守护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一份瑰丽的遗产呢?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时代命题。苏州一直没有放弃过对传统的抢救,因为它是昆曲的故乡。2000年我们办了第一届的昆曲艺术节,我们在想着怎么申报遗产,因为园林申报以后马上就热了,但是还没有做成的时候,有了非物质遗产这一说,结果就在国家申报很多的项目中间我们的昆曲被选上了。2001年5月18号,就是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长,叫松浦晃一郎。由他来正式宣布,入选第一批代表作名单的十九个项目,其中有中国的昆曲。而且中国的昆曲艺术在十九个项目里面是评委全票通过的。 新的世纪开始的时候,人们意外地发现,那个古老而高雅的昆曲又充满了活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一支强心针的力量一下子就使得我们的昆曲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受到了国际的关注。 在政府、民间、专业团体几股力量的联合推动下,昆曲的演出市场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繁荣景象。2004年秋天,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新排全本《长生殿》进京公演,那个20年前曾经无戏可演的王芳饰演了一号女主角——杨贵妃。 这一年的苏州昆剧院,还有另一部重头戏,那就是由作家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全本《长生殿》和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带着几许神秘,又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它高贵典雅、精致美丽。一时间昆曲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时尚话题。昆曲培养年轻观众,大学校园是最重要的阵地。昆曲进校园也是文化部关于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实施方案的一部分。根据这个方案,全国7家昆剧院团每团每年必须到大学校园进行不少于20场公益演出。青春版《牡丹亭》和全本《长生殿》的上演,让昆曲在大学里掀起了一股热潮。当整个中国迈入一个崛起的世纪,昆曲又一次出现在舞台的中央。盛世元音再次唱响!六百年的昆曲,焕发了新的青春,回到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活之中。2006年7月,三年一届的中国昆曲艺术节如期在苏州举行。这是《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后举行的第一届昆曲节。全国7家昆剧院团都带来了自己新排的大戏。 与以往两届昆曲节不同的是,来自香港和台湾的昆曲社团也第一次在昆曲展演中亮相。在过去几年中,苏州这个昆曲的发源地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今,苏州已经拥有了苏州昆剧院、苏州昆剧传习所、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昆曲博物馆、昆曲演出场所、苏州昆曲学校等一批昆曲的演出、教育、传承、研究和保护机构。2006年,苏州市还出台了国内第一个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迤俪之声在21世纪的今天又一次在古老的苏州响起,虎丘的千人石上再次聚满了昆曲迷。 悠扬的笛声穿过花窗、翻过粉墙,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中回荡。 在城市的喧闹中,人们听到了一片宁静。 昆曲如同一幕永不谢幕的长剧,一次次的场景变换,一年年的人物更迭,转眼就是六百年。 六百年前,昆山人顾坚改进和完善了南曲声腔,绘就昆曲传奇的最初一笔。 四百年前,汤显祖完成不朽的传奇《牡丹亭》,昆曲由此进入鼎盛时期。 三百年前,两部传奇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先后唱响大江南北,昆曲在康乾盛世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国剧地位。 二百年前,在一代代昆曲艺人的努力下,昆曲折子戏已日臻完善,为刚刚萌芽的各地方剧种提供了最宝贵的经验和借鉴,近代中国戏曲蓬勃发展的大幕就此缓缓拉开。 八十多年前,40多个少年走进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大门。在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他们用尽毕生心力守护着昆曲的一脉香火。 五十年前,周传瑛等传字辈艺人演出新编《十五贯》,造就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今天,古老的昆曲焕发了青春,迎接着下一个百年。在这方狭小而又广阔的舞台上,六百年的昆曲演绎着属于全人类的永恒经典。台下,是一个民族的唱和。

分级剧情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