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福拜托周记者回去好好宣传报道下,还让村民站一起让周记者拍一张大合影用于宣传。陈金山两年任期到了,他与凌教授感慨自己这两年的经验。得福和得宝听到他要走的消息,特地来送他。得福特地感谢了陈金山这两年对于闽宁村的帮助。麻县长把书记找来,将周记者的文章给他看,他提出全县种植菌菇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一边与召开常委会讨论落地动作,另一边麻县长先去金滩村实地考察。
得宝用自己赚的钱,买了一个摩托车。此时,收蘑菇的老辛来了,老辛说这次要不是凌教授,他针对不愿意跑这一趟,物以稀为贵,现在满大街都是菌菇不值钱了。老辛和得宝说实话,现在给1块五的价格就已经高过市场价了。村民一听决定就按照1块5一斤卖了。水花拜托老辛打听轮椅的价格,老辛说自己问了,最低是320元,但水花称完了蘑菇也只卖了240元还差80元。水花想赊账,下次再卖蘑菇时一起给,但老辛说以后不来了,不赚钱。水花咬了咬牙决定还是买了轮椅,老辛帮水花把轮椅送回家,水花也把尾款和他结清了。永富看到为何还倒给钱给老辛,水花告诉他蘑菇价格跌了。永福一听立刻让水花把轮椅退了,但是水花不愿意,永富生气的进屋了。
大有和水旺自己开车会市场内叫卖,碰到一个熟人,一问价格才1快2一斤。大友他们找了很多家,价格都低于老辛,于是他们又找老辛,老辛说现在价格只有1快了,还告诉他自从他们村子收的蘑菇,到现在一筐都没卖掉,听了老辛的话,大友他们决定1块钱卖了。
凌教授回来了,得福赶紧告诉教授现在面临的情况。凌教授与技术员紧急开会讨论蘑菇的出处问题,凌教授建议先搭建冷库,把蘑菇先储存起来。得福找水旺帮忙搭建冷库,大友不让他去,但水旺没搭理他。冷库正在紧急的搭建,村民看着家里出不去的蘑菇都很担心。永富看到家里的情况非常着急,觉得自己是个废人帮不上家里的忙,还质问水花非要种蘑菇,是不是为了得福。水花和永富说,以后不要把自己和得福扯在一起,这样做不止伤了她,还伤了他自己,还认真的告诉永富,自己希望他使用轮椅,不会退的。
麻县长来找得福和凌教授,了解种菌菇的情况。得福和凌教授告诉他这个会开不成了,麻县长对他们的态度不满意,没办法得福只能留下来和他介绍村里情况。冷藏库这边大有的蘑菇不新鲜了,非要放冷藏库,但这不符合条件。此时,凌教授回来了,他耐心的与大友解释,但大有埋怨他为何要让大家种蘑菇,还蛮不讲理的把蘑菇都撒了。
得福告诉麻县长,现在村里蘑菇出现了滞销的情况,麻县长觉得越是这样的情况,现场会越是要开展。水花回来后,发现永富已经坐在了轮椅上,还把饭已经做好了,她开心坏了。永富说轮子正合适,以后水花出去忙,自己负责做饭。大友刚到家,就发现水旺拿着行李走出门,水旺说因为他自己在村子里实在是没脸呆了。水旺走了,大友发疯了在家里到处乱砸。水花长在家里和永福说大友今天的所作所为,突然听到外面在大喊救火,原来是大友把自己家的蘑菇棚给点着了。得福回来后,问大友为何犯这个糊涂,大友哭着说自己已经非常后悔了,还告诉大家水旺和自己翻脸了,要去福建打工。得福找到得宝问水旺情况,得宝说水旺是自己送给的,现在已经到陕西了,走了一路哭了一路,而且家里的菌菇棚与拖拉机的贷款都在水旺名下,他要去福建打工还贷款,这样的情况自己根本没办法阻拦。
得福来找凌教授,为大友的事情道歉。凌教授表示自己理解大友,经过他的事情,自己也意识到只有真正把销售途径搭建好,这样村民才不会有后顾之忧,他们现在已经分成了三个销售小组,明天就出发去寻找销路,他让得福一定要顶住压力,蘑菇的质量很好,主要销售途径搭建好了,一定可以赚到钱。之前他们忽略了销售渠道,现在他们正在弥补短板。得福说自己去挨家挨户的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还告诉他凌教授县上明天要开现场会,凌教授是主角需要他出席。凌教授一听非常火大,现场会就是个形式,现在重中之重是蘑菇的销路,凌教授严词拒绝出席现场会。县里针对接下来的现场会特地召开了专项会议,要求配合麻县长的工作,期间书记还说这个事情他已经汇报给杨书记了,杨书记听后非常开心,而且吊庄村第一批经手人就是杨书记本人。
得宝看到得福愁眉不展,问起了原因。原来得福正在为现场会的事情烦恼,凌教授离开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弄。此时,村民来告诉得福,大友正在闹着回涌泉村,他赶紧赶过去,看到大友的举动,得福忍不住说为何大友年纪越大办事越混。正在乱作一团的时候,麻县长来了,看到大友坚持要走,得福便让他走了。麻县长问起了打架的原因以及现场会的安排,得福把蘑菇滞销及大友点菌菇棚与现场会的事情结合在一起,说村民现在召集卖蘑菇,根本没心思开现场会,这个工作自己干不下去,让麻县长批评自己。麻县长拿组织来压得福,要求他三天内按要求一定要弄好现场会。麻县长准备去找凌教授看演讲稿的准备情况,得知凌教授已经离开了,麻县长快气疯了。麻县长与助理私下商量,凌教授不在,就让得福顶替去介绍。于是,麻县长二人特地带得福去吃饭,提出让他去充当杠现场会的主角,得福担心自己应付不了,助理则提出演讲稿自己来写,只要得福照着读就可以了。
得福喝多了,他来找白老师,询问独木桥与高速公路的好处,得福帮他仔细分析了下独木桥与高速公路的优劣,得福说自己明白了。得福动员村民召开现场会的事情,大家因为蘑菇滞销的事情很不开心,要让得福赶紧想办法。得福说如果想要把蘑菇,自己有一个办法,但是要村民的配合,他把自己的计划和村民说了,还让大家千万保密。得福来找得宝,让他务必要做好带头工作,得宝则趁机劝得福,做事一定要考虑清楚,千万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得福则说会是肯定要开的,这个自己逃不掉,只能想想办法赌一把,如果赌输了自己就和得宝一起去赚钱。村民根据得福的安排,积极的准备着,麻县长过来看到后非常满意,让助理把发言稿拿给得福熟悉。
转眼就到了开现场会的日子,村民根据得福的安排进行布置,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得福心里并不开心,现在陈金山与凌教授不在,自己一定要顶住压力,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自己心里也没谱。领导们到了,得福上台介绍,但他并没有按照助理写的稿子讲,而是将其变成了金滩村蘑菇宣传推广会,得福向领导们讲述了金滩村的实际情况,随着种蘑菇的村民增加,很快蘑菇就滞销了,现在急需要蘑菇的销售渠道。得福还让村民把坏掉的蘑菇都拖到现场来,杨书记一看这样的场景,立即表态滞销的蘑菇政府级管一定想办法找出路,机关食堂也带头买蘑菇吃蘑菇。杨书记还严厉批评了麻县长等人的所作所为,政府出面搭建一个过硬的蘑菇销售小组,村民对于杨书记的表态都非常开心。大友也回到村里了,得福特地和大友道歉,大友也是真心心疼得福,替他捏把汗,要不是杨书记是个好人,得福的政治生涯就到头了。
得福来找白老师,告诉他电视有海吉女工优秀事迹的专访,他们一看报道,发现表彰的是麦苗,白老师紧张到不行,打电话确认麦苗是否安好。
丁世俊来找麦苗说上次报道非常成功,吴主任决定让他们一起去宁夏动员更多的海吉女工走出大山出来打工。麦苗得知可以回家了非常开心,为了做好宣传,丁世俊与麦苗反复沟通交流撰写稿子。麻县长来找得福,告诉他们政府出资搭建冷库,而且县里组织的客商明天就到村子里来收蘑菇,让他们该招待就招待,把眼光放的长远点。
客商来了,但是收的蘑菇价格是8毛一斤,村民觉得价格太低了。得福出面和他们商量,但对方拒绝了,现在市场的蘑菇价格就是这样,以前来收蘑菇的老辛都不做了。客商看价格谈不拢,决定去其他村子,大友出面劝村民把蘑菇卖了吧,卖掉的才是钱。此时,凌教授来了,他一看到冷库发现蘑菇都不在,连忙问怎么回事,技术员告诉他有客商来收蘑菇,村民现在正在卖。凌教授一听立刻赶过来,他告诉村民自己已经签了合同了,虽然还没细算,但是保守估计到他们手机不会低于两块钱,得福一听立刻阻止交易,这批蘑菇不卖了。客商一听也很生气,觉得村民太过分了,现在有销路就毁约。凌教授说他们的价格本来就不合理,如果他们价钱可以给够,也欢迎他们继续来收蘑菇的。小黄回来仔细核算了下,觉得两块钱一斤的成本有点悬,建议给村民一块六一斤,但凌教授不同意,他安排小黄明天一大早就带队去银川,而自己去和村民摸底真实的产量。
此时,凌教授在走访的时候发现,收蘑菇的贩子还在以8毛一斤的价格收,村民为了尽快拿到现钱,就低价抛售了。在摸底过程中,凌教授碰到了这些贩子,他们差点打起来。得福兄弟两个闻讯赶来,询问具体情况不知道,得福也说现在只收蘑菇没看到钱,金滩村的村民心里也在打鼓。得福他们决定也下去收蘑菇,摊位就放下贩子对面。
麦苗和丁世俊他们也来到了银川,得福收到消息也第一时间来告诉白老师,麦苗已经回来了,现在就在县里。得福还带着白老师一起去参加了麦苗的演讲。演讲结束后,白老师找到麦苗时,发现她正仔细的回答了村民分问题。
麦苗和白老师说,自己打算演讲到玉泉营的时候,就回家去看看他。得福叫住交谈的两人,闲聊间得福告诉麦苗得宝的现状。突然丁世俊叫麦苗过去,说是有领导接见。凌教授来到冷库,看到冷库快收满了非常开心。得福也来冷库这里找得宝,告诉他麦苗回来,让他趁麦苗这次回来,两个人好好交流下,并把自己好好收拾下。
小黄把卖蘑菇的钱收回来,垂头丧气的告诉凌教授,结算的钱不太够,到村民手里一斤不到两块钱,纯利润每斤只有1.73元,凌教授为了让村民安心种蘑菇,差价决定自掏腰包,以此来让村民提高种蘑菇的信心。在给村民发钱的时候,凌教授看到金额不够了,立即打电话给自己的妻子,以科研经费审批麻烦的借口,让妻子再给自己转三万。次日,小黄告诉凌教授明天还要给村民结算,但还缺1万8,凌教授将自己妻子寄过来的三万块又贴进去了。凌教授问起机场空运的价格是否可以下降,但小黄说自己去聊了,但对方一分都不降,而且机油涨了送货司机的运费也要涨。凌教授让得宝送自己去机场,路上碰到了得福,告诉得福自己去机场谈蘑菇空运价格。此时客商来找凌教授,问他贴本收蘑菇到底想干什么,如果凌教授再挡他们的财路,下次就直接动手了,两边人谈不拢动起了手。
麦苗回到村子看白老师,白老师把得宝买的水果拿给她吃,现在得宝去站点收蘑菇了,一会就回来。麦苗告诉白老师,今晚自己就回福建了,一会就要走了,只给了自己两个小时的假。麦苗去找得宝,却发现得宝不在家里,她便来到得宝的菌菇棚看看。得宝把凌教授与得福送去医院,立即掉头就往村里赶。大友特地让麦苗将10个鸡蛋带给水网,告诉他自己想他了,麦苗没见到得宝丧气的回家了。
医院里得福让凌教授告诉自己,他是不是真的在贴钱收蘑菇。凌教授就将实情告诉得福了,自己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辜负村民对自己的信任,而且现在自己也贴不起了。得宝到了白老师家里得知麦苗等不到他就先去集合点了,得宝立刻骑车赶过去,还好得宝及时赶到了。麦苗看到他受伤了,让他先去医院看下再说,然后就上车走了,车上麦苗隔着窗户告诉得宝,他给自己的信救火的时候烧了,自己没看见内容。
得福来找杨书记,告诉她凌教授自己一共垫进去快五万快钱,而且凌教授还被打伤了。得福说钱的事情,不会让凌教授垫付的,自己正在想办法,但空运的时候需要杨书记帮忙,杨书记当下立即表示空运的事情自己来解决。杨书记来找吴月娟商量空运对策,吴月娟立即找自治州的负责人帮忙,他们最后将空运的运费便宜了一半。杨书记来医院看望凌教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凌教授一听非常开心。金滩村的蘑菇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后,凌教授要离开了,他要去新疆地区研究他的菌草,去改善生态。得宝和得福特地为凌教授他们准备了一个送行宴,吃饭时间大友叔带着村民来了,村民们纷纷带来东西来给凌教授送行,凌教授他们都非常感动。厂长特地叫来麦苗,准备提麦苗做车间里做组长。随后不久,得宝也到福建看望麦苗。
得宝带着水果来福建找麦苗,两个人一起去海边游玩,两个人在一起嬉戏打闹。转眼就到2001年了,日子越过越好,但白校长越来越不开心了。这边白校长骑着自行车,把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从外出打工的车上叫了下来。白老师担心孩子父亲回骂她,想要陪她回家,但被拒绝了。教育局来了一个高材生郭闽航,主动申请去玉泉营小学任教,他到了学校了立即找到白老师。对于他的到来,白老师并不开心,因为他想要的是全职老师,而不是呆一会就走的支教老师。虽然白老师不满意,但还是让郭闽宁留下了。另一个老师带郭闽宁参观办公室时,郭发现麦苗单位给学校捐助的电脑被堆在一边,之所以没有用,是因为他们都不会用。
白老师到春玲家家访,他说春玲是个学习的好苗子,以后是可以考上大学的,但春玲爸爸根本不能理解,春玲出去打工一年可以赚一万二,而且春玲还要出去打工供她哥哥结婚,而且女孩子念不念书无所谓,反正以后都是要去工厂里打工的。白老师看春玲爸爸说不通,便以春玲不满16周岁为由,不让她出去打工。看着白老师与自己爸爸吵得不可开交,春玲哭着跑开了。
白老师无功而返,路上碰到了得宝,得宝说自己彻底不种蘑菇了,现在干工程队,好为以后做准备,他主动提出过几天给白老师去配一副眼镜。郭闽航说再签一根电话线,就可以用电脑了,还把领导要搞歌唱比赛告诉他,但白老师兴致缺缺。
得宝回到家,得福告诉他家里来客人了,他回房间一看,竟然是乃娃回来了,兄弟两人哭着抱成一团。乃娃告诉得宝,自己在天山上挖贝母遇上了狼,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自己回涌泉村的时候都恍惚了,分不清是人还是鬼。因为乃娃的归来,得福做了一大桌菜,还让得宝好好带带乃娃。
郭闽航观摩白老师上课,发现白老师让一年级的学生上二年级的课,他觉得白老师这样做不合理,白老师以他不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拒绝了他的建议。得宝带乃娃去买挖掘机,他和店员说啥时候乃娃学会,自己啥时候付钱。店员立刻上车教乃娃。
白老师旁听郭闽航上课,听到郭要教小朋友写信封,他出声打断把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叫过来一起听。课堂最后郭闽航给同学们布置了写信封的作业,白老师特别强调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要写。郭闽航跟着白老师去家访,他们先去了小川家,郭闽航帮他上课,白老师也安慰村民不要着急,得福已经去帮他去问农村合作医疗的事情了。郭闽航准备教小川写信封,而小川说自己会写,还将自己以前写给妈妈的信拿给郭闽航看。回去的路上,郭闽航疑惑的问白老师,为何小川会问自己何时走,白老师说以前有一个广州的支教老师,小川很喜欢他,但没多久支教老师走了,小川很久才缓过来。白老师还告诉他,小川家庭比较惨,爸爸得了疾病去世了,爷爷放羊的时候遇到沙尘暴把腰给砸坏了,妈妈去广州打工后来就没消息了。小川聪明不学习可以了,所以白老师就尽量每天都来给小川补课,白老师告诉郭闽航,这里的家长和城里家长不一样,不是每一个家长都重视学习的,就好像海春玲被自己追回来了,但因为家长有情绪,就一直不来上课。白老师为了让春玲来上课,又去教办寻找办法。教办的领导告诉白老师,这里是落后地区,而且这里人没有出生证明,也没有户籍证明,根本解释不清楚年龄问题,白老师忍不住的吵吵起来。
教办的领导让白老师操那么多心,他只是一个小学校长,而且下一批外出务工的除了春玲,还有其他学生。白老师立即赶回学校,询问这几个要去福建打工的学生,为何报名去打工不和自己说,学生告诉他是家长不让说的,怕说了去不成。白老师立即去找这三位家长,这三个孩子年龄不够,而且孩子年纪小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几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都满16周岁了,外出打工是一个出路,而且他家麦苗也在福建打工,为何不把麦苗叫回来读书,听了这些话,白校长快气死了。白校长气冲冲的回学校,郭闽航将马小波写个白校长的信拿给他看,马小波说自己之所以没告诉他要去打工的事情,是害怕他与自己的父亲发生冲突,而被他爸爸伤害,自己要出去打工是为了赚钱还债。得福来学校找白老师,白老师问得福,自己阻拦春玲他们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家长与孩子都不想上学,就自己想要让孩子们上学,自己这么做是希望孩子们以后有选择权。听了他的话,得福说现在这个时代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外出打工也是一个出路。听了得福的话,白校长很生气,他觉得外出打工就是一个糖衣炮弹,日子变好了不代表读书就无用了,生气的白老师还把得福赶了出去。
课堂上学生告诉白老师,马小波他们今天开始就不来上课了,白老师让郭闽航帮他代课,他去教育局找局长询问报告的进展,局长告诉他并没有消息,还让他好好准备歌唱比赛,这是今年教育厅的重点项目,白老师一定要带队参加。白老师不能理解为何总是搞这些形式主义,自己学校的操场打了那么多回报告,但是经费就是批不下来,局长让他再等等,等变成了镇就好了,临走前,局长还给了白老师一个地球仪教具。学校内郭闽航正带着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白老师走到学校就听到孩子的歌声,他走到教室内看到所有的孩子都在,他决定带着孩子们一起参加合唱比赛。到了办公室,白老师拿到合唱比赛的宣传单,发现参赛队伍需要统一着装,而且人数在25个至30个人。白老师在进行学生筛选时,发现学生们都很积极,于是他决定所有同学都参加比赛。白老师帮每个学生都做了一套衣服,郭闽航担心经费不够,白老师安慰他说不要担心的钱的问题经费充足。在白老师与学生加紧练习合唱比赛的时候,麦苗带着杨主任来村里视察,他们来到学校里,杨主任与白老师说明来意,厂里想要与学校搭建帮扶计划,自己这次来是来做调研,听麦苗说学校缺物资缺校服,但自己来看到学生们已经穿上新校服了。白老师解释说,校服是为了县里的合唱比赛准备的,刚穿上没几天。杨主任准备再捐赠点乐器,还问起之前捐赠的四台电脑的使用情况,自己好回去与厂里做个反馈,听了杨主任的话,白校长很不好意思的说电脑被卖了。
麦苗把白老师拉到一边,她对于白老师把电脑卖了,只是为了参加合唱比赛的行为非常生气,如果主任把这个事情报上去,后果很严重,而且自己这么大老远的带领导回来视察,就是为了给学校帮上点忙,他这边做也对不起自己,麦苗觉得白老师对家不上心、自私,麦苗的话很伤白老师的心。孙主任看到麦苗里离开了,来找白老师,觉得他把闽商捐赠的电脑卖了,这个很不妥,自己能帮他做的就是重新找个电脑厂商买回来,自己再帮他和局长求求情,争取不给处分。白老师说这件事情不着急,先参加了合唱比赛再说,自己卖了电脑,不仅是为了合唱比赛买校服,还是为了修建操场。孙主任劝他不要再干傻事了,好好的认个错,不要拿自己前途开玩笑,但白老师拒绝了,他坚持要去参加合唱比赛,坚持修操场。麦苗来找水花吐槽白老师,年纪一大把,但做事还是不计后果。
导演:孔笙、孙墨龙
编剧: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洁、列那
出品公司:正午阳光
Powered by 电视指南 http://www.tv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