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剧情介绍第23-27集

 
战国剧情介绍

第九章窃符救赵(上下集)

公元前二六0年,秦,赵战于长平,赵败,四十万降卒一夜之间被秦军坑杀活埋,这是战国史上最最惨烈的一战,六国中抗秦最坚决战斗力最强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时隔不到一年,秦国再次发兵,大军长驱直入,里外三层紧紧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眼见城破国亡,相国平原君不得不委派自己的夫人杀出重围,到魏国求救。

魏王点二十万大军,由老将晋鄙率领出发援赵,行至魏赵边境,魏军忽然按兵不动了,原来这是魏王预先给晋鄙下的密令。号称门客三千的魏公子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毅然决然要率手下的门客去与赵国共存亡,出发那天,信陵君在东门与素来尊敬的候生道别,不料却吃了候生的闭门羹,郁郁不乐的信陵君半夜又折回魏都要跟候生讨个明白,哪想到候生正笑吟吟开了杀门在等他,说我早料到你一定要回来,......视信陵君为恩人的如姬冒死从魏王密筐中盗得兵符,信陵君持兵符来到晋鄙军中,兵符就是王命,但老将晋鄙却对信陵君手上的兵符生了疑心;魏王挺身而出,说兵符是他盗走的,他怎么能使别人相信呢?

赵国得救,秦国迁怒于魏,转而攻打魏国,发誓永不再见魏王的信陵君拒绝了所有替魏国求情的说客,万般无奈之际,魏王请出了已被打入冷宫的如姬;信陵君的威名使秦军不战而退,魏王的庆功盛宴上,醇酒美人换走了信陵君手中的兵符,从此之后,秦国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

第十章吕氏春秋(上中下集)

战国末期,秦昭王之孙,孝文王(安国君)之子异人,其母为一侍妾且又早亡,其人在兄弟二十余中属无能者;故被送往赵国做人质。

客居邯郸的阳翟商人吕不韦深谋远虑、城府深旷,视异人公子这个阶下囚为“奇货”,遂巧妙地把他的已经有孕的爱妄赵姬(赵国最有名的舞伎、美女)转嫁给异人,异人与吕不韦成为好友。吕不韦胸中酝酿着一个惊天地震诸神的远大计划。

秦赵开战,秦大兵直压邯郸,赵姬生子(实乃吕不韦之子)赢政(即秦始皇);异人公子不知就里。异人、赵姬、赢政三人在两国关系紧张之际性命难保。吕不韦进行穿梭外交,往返于赵宫与秦营之间(秦军主帅为异人之父安国君),不但巧妙地树起了异人的威望、解救异人全家,且出人意料地确立了异人未来的太子地位;而确立异人的太子地位也就等于确立了他自己的儿子——赢政日后的皇位。而此时,秦国的王权还在赢政的曾祖昭王手中,离赢政还有三代之遥。

此后的二十余年,秦国的王位嬗迭,完全按照吕不韦的设计兑现。他辅佐了三代帝王, 造就了两代帝王, 最终把他吕氏的后代赢政推上了历史的峰巅 ——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华全境的秦始皇帝。

当吕不韦在事业上达到顶峰之时,他编修了不朽的《吕氏春秋》。此时,完全清楚自己出身的赢政在政治上已经成熟。在亲情与政治的激烈冲突中他选择了后者;即使吕不韦恩重如山、功高盖世,赢政也不得不杀他,因为吕不韦的存在就是对大秦江山社稷的最大威胁。而赢政,不论他是任何人的儿子,不论他到底是姓赢还是姓吕,只要坐上王位,戴上王冠,他就是赢氏后代、大秦之王。吕不韦,倾一生的才力、物力、心力、精力,设计并完成了秦朝历史的过程与走向;但历史也并未完全忠实于他的设计。历史的结局否定了他的最起码的设计动因——他死前只有一个要求,让赢政叫他一声“父亲”,但赢政清楚,这两个字一出口,他就不再是秦始皇了。在巨大的悲凉与失望中,吕不韦终于醒悟:“我的儿子是千古一帝!历史将如是说!”父亲第一次把儿子当成真正的天王而跪拜,之后死去。

迄今为止的人类史,除吕不韦之外,似乎再难找出——能够精心设计历史、刻意经营历史,拨动历史时针走向的——另一人。阴谋家的称谓对于吕不韦来说,好比芝麻比西瓜。他把经营历史当做一种人生、一种追求、一种事业;他有超凡的才能和智慧。他的一生在事业上是伟大的,在个人命运上是不幸的,因为他个人的终极要求受到了历史的最后否定。他虽然是一个贩夫走卒、是一个为他人做嫁的绝好工具,但他也确是王中王、皇上皇。他真正地左右过历史,他是一个独特的辉煌的盖世英雄。吕不韦的极富戏剧性传奇性一生,既典型地体现了“战国精神”,又把现代人引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本剧着重塑造了两个个性化的人物,吕不韦和赢政。赢政的形象不同于以往任何作品中的形象。他既怪异、内向、阴狠、冷酷、又聪颖、博学、果决、开明,既有雄才大略又有变态之嫌,少时饱受岐视压抑,壮时极尽渲泄杀伐之威;生理心理皆有残疾,渴望普通人间温情而不可得,故而把自己的一切深藏,他的言与行,神秘诡诈使常人难以琢磨和理解。吕不韦游走于战国如履平地,他几乎无坚不克,但独惧其子赢政;没有任何外在力量能打倒秦始皇。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