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倩玉,台湾女演员、歌手,第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台湾勋一等华光奖章获得者。代表作有音乐专辑《氧气》,歌曲《爱的奉献》。
翁倩玉家族
翁倩玉的祖父翁俊明(1892年-1943年,台南人)为抗日志士,是第一位参与同盟会的台籍人士。外祖父刘北鸿是台南地区的大地主,先祖为前清举人。父亲翁炳荣为台湾早期重要的媒体推手、导演,曾任中国电视周刊社社长,曾为中视连续剧《春雷》创作主题曲〈春雷〉的歌词。兄长翁祖模为台湾高铁台中站的建筑设计师。
翁倩玉经历
翁倩玉2岁时,翁炳荣担任中国广播公司驻日本代表,翁倩玉随之开始在日本生活。
随着跟日本朋友的交往,翁倩玉就开始不太讲台语了。由于翁爸爸和翁妈妈怕女儿忘掉母语,因此合约了一件事,就是不跟女儿说日语。有一天,小翁倩玉因肚子饿,就跟翁妈妈用日语说“mama,onakasuita~”。谁知妈妈不理她。翁倩玉对妈妈讲了好几次“mama,onakasuita~”,妈妈还是不理不睬。翁倩玉突然用以前跟妈妈讲过的语言---台语跟妈妈说“妈妈,肚子饿了!”,妈妈一听女儿讲台语,马上就转过头来以台语说道:“哎你肚子饿了!赶快来吃饭哦!”。
翁倩玉8岁时,进入东京向日葵剧团。翁倩玉13岁时,演出美国与日本合作的电影《大波浪》(the big wave,改编自赛珍珠同名短篇小说)。翁倩玉16岁时,跟随声乐家松田敏学习声乐,并在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出版首张单曲《恋ってどんなもの》;同年,与中央电影公司签下电影合约。1968年,翁倩玉参演台湾电影《小翠》,票房极佳。1972年,翁倩玉以主演电影《真假千金》获得第十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73年,翁倩玉转往cbs/sony唱片公司发展,并以电影《爱的天地》获得东南亚电影节特别演技奖。1978年,翁倩玉参演在台湾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新西厢记》,此后专心在日本发展演艺事业。
翁倩玉的演艺事业在整个1980年代达到高峰,在香港、日本与台湾均受欢迎。翁氏自二十五岁始正式接触版画,后来得拜日本版画大师栋方志功之嫡传大弟子井上胜江为师;后来翁氏的版画作品获得了日本美术大展的首奖,是第一位成功在日本演艺界走红的歌手、演员、艺术家。
1992年与画廊经纪人铃木洋树结婚。1995年翁倩玉的母亲在于伊豆半岛的静冈县伊东市八幡野1270-18处成立“翁倩玉资料馆”,收藏有翁倩玉由出道至成名后的各项主要奖项、唱片封套、表演衣饰、剧照等等,并对外开放。1998年,与夫婿因聚少离多,在保持友谊的前提下,双方同意离婚。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国际援台,翁氏亦号召日本一线艺人抵台义演募款救灾,此后仍然不断的从事版画创作、服装设计,以及日本电视剧的演出。2007年台湾台南县政府计划在当地成立翁倩玉资料馆暨版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