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赵希顺建议杨善洲多找些人手去寻惠兰,杨善洲却拒绝了这种为私人事发动公家人的做法,就他和秘书两人去找惠兰。最后惠兰遇到了公安,公安送她到地委的路上,父女三人终于团聚了。知道孩子的来意,杨善洲把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只有十五块六毛。赵希顺又把自己仅有的五块钱给了书记,两人一共才只有二十块六毛钱,翻修房子根本只够个零头。杨善洲只能告诉孩子们先把后墙修上,再下雨就多买几个盆接水。
杨善洲第二天一早就去开会,解决老百姓吃不饱的问题。赵希顺给两个孩子打了两大碗饭菜,整天吃野菜稀粥的孩子吃得狼吞虎咽。杨善洲回来时也打了一大碗饭菜,他看见孩子们的样子一阵心酸,把碗里的饭菜都拨给了两个孩子,自己却只吃了碗底。杨善洲正好要下乡开会,正好能路过家里,赵希顺建议让顺路捎上孩子,却遭到了书记的批评:坐公家车就要办公家事,不能办私事。赵希顺只好送孩子坐公共汽车。孩子听奶奶和娘的话,没告诉杨善洲家里的困难。赵希顺从孩子嘴里知道了家里的真实情况,米缸里根本都没有米了。赵希顺告诉书记,书记家里也有老人孩子,也需要解决问题。赵希顺很矛盾,一方面觉得书记有些不近人情,另一方面他也敬佩书记这样大公忘私的精神,而且他知道,书记内心深深自责着对家里人的“不负责”。
Powered by 电视指南 http://www.tv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