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第4集剧情介绍

 

想起梁麦琦在蓝海洋一案中表现的态度,廖岩耿耿于怀。他回忆起当初俩人一起参加的那次写作会议,那是一个七人聚会,按照以往的传统,他们要在一个小时内,根据抽签所得的主题进行写作。那次抽到的主题,是“会议中的完美谋杀”。回忆戛然而止,廖岩在白纸上写下“梁麦琦”的名字,似乎有他解不开的谜团,围绕着梁麦琦。

另一方面,梁麦琦已经正式成为了刑警队的驻组顾问。大家一起为她举办了欢迎派对,全队人在海滩烧烤和跳舞,气氛很是融洽。期间,梁麦琦说起对廖岩的欣羡之意,认为他一直在阳光快乐的环境里工作,而且依然相信人性本善。廖岩意有所指地表示她作为心理专家,如果只是把人的心魔发掘出来,而非正确除去,那就没有意义了。

第二天,重案组又接到了一起报案。死者名叫李海涛,35岁,是大浪广告公司的主管。他于昨夜回家时,在楼下停车场遇不明炸弹袭击,爆炸身亡,已经面目全非。通过家属辨认死者的衣物,才进行了身份上的确认。由于停车场的监控几周前就已经坏掉了,无法准确得知案发时的情况。

不过,案发时死者正在打电话,对象是他的同事,内容是商量第二天的会议内容。通话录音内容显示,死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他看到了UFO。将廖岩尸检时从死者头部发现的碎片与爆破组从现场找到其他碎片拼凑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遥控飞机的形状。这个遥控飞机的外壳是市面上最普通的,但内部进行了改造。而且,里面的炸弹做得十分精巧,爆破直径最多不超过一百米。

那么,凶手一定是在能看到死者的位置,而且还不能进入爆破范围。如果是仇杀的话,这个手法未免太过复杂。梁麦琦分析认为,凶手在杀人凶器上投入这么多精力,反而不在意最后的结果,说明他就只是玩玩儿,在享受这个杀人过程。这样的凶手才是最不好对付的,因为无从下手。她担心凶手的兴趣不止于此。

话音刚落,贾丁就收到了电话。就在刚刚,中正街发生汽车爆炸。爆破组已经赶往现场排查,他们也连忙带上武器出发。

重案组抵达现场时,爆破组已排查完毕,现场是安全的,他们可以进入调查。这条街平时行人就很少,除了车主当场死亡,只有几个行人受了轻伤。车子损毁非常厉害,车主也已经成了一具高度炭化的焦尸。廖岩仔细检查之下,发现死者的耳朵位置有一个烧焦的蓝牙耳机,猜测爆炸前他正在打电话。

梁麦琦在一旁观察四周,却发现不远处一栋矮楼的天台上有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衣并带着墨镜的男人。那个男人伸出手,用力按下了什么东西,恶意扬起的嘴角似乎是在挑衅。梁麦琦大喊危险,在场的人急忙隐蔽。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梁麦琦再看,那个男人已经不见了。大家找到刚刚男人所在的地方,只发现了一块状似遥控器的饼干。

贾丁以为是梁麦琦看错了,但梁麦琦很肯定男人与这件事脱不了干系。如果不是凶手,谁会在这种时候微笑着按下一块饼干。他分明就是在欣赏警方的慌乱。这时,廖岩在车内发现了遥控器,招呼众人回去。而前去查看监控的小瞳也找到了线索,鉴于凶手刚刚出现过,大家决定回去队里再开会讨论这两个线索。

根据监控画面,大家可以看到车主确实是自己按下了炸弹的遥控器。但是他显得很害怕,而且在按下监控器之前,他向着监控器说了一句话。嘴型很夸张,大家伙苦思冥想许久,才看明白他说的是一句英文——“I want you”,意即“我需要你”。需要你什么,你又是谁,这都是无解的问题。

不过,可以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这个车主是被胁迫按下遥控器上其中一个按钮。生或死,由他自己做出抉择。如果他不按,凶手则会按下手中的另一个遥控器,他必死无疑。

此外,贾丁还让小瞳用车主遇害视频里的图像进行搜寻,幸运地找到了他之前的酒驾前科。死者的身份得到确认,他叫李小兵,今年38岁,这辆车是他自己的。另一边,廖岩带着助手魏然开始了对李小兵的尸检。廖岩教导魏然要心存对死者的敬畏,因为他们的工作,是为死者申冤。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id53262
检验结果显示,在李小兵身上发现了大量汽油,经过鉴定,该汽油为丙烯腈,其中的甲醇含量为4.29%。超标车,涉嫌利用遥控车受害者的死亡年龄为1970年,死者的工作显示,其平均死亡年龄为53岁。事发之后,凶手交代,他想要通过遥控车索要上万元,然后每天提供上万元的上班费,经检验为丙烯腈的超标车。廖岩在交代之前,要求魏然去找负责人,但是魏然的声称是自己朋友的朋友,跟李小兵完全没有关系。李小兵的尸检结果让人更加气愤,他承认,他是经验丰富的缉毒警察,他准备上前扑倒一个故意杀人犯,但如果是一个酒驾的罪犯,必定会被处以死刑,最后他要他去吊销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