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广袤的大草原上,库尔班骑着毛驴,一路向着远方的北京前进。即便是炎炎夏日,他仍旧满头大汗,但他内心却是充满着激动和期望,因为他即将会见到伟大的毛主席。
虽然图尼莎汗岁数已经不小,但她仍忧心忡忡地想着自己的孩子。为了让库尔班在旅途中得到必要的帮助,她特意准备了馕,并去找玉木拉克请求他去帮忙。玉木拉克举棋不定,但当他看到图尼莎汗递给他的馕时,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玉木拉克一路上照着毛驴的脚印寻找库尔班,却迟迟没有找到。他呼喊着库尔班的名字,但始终未能得到回应。不知何时,库尔班停下脚步,不得不在沙漠中暂时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他便再次踏上了旅途。而在这期间,玉木拉克还在不断地搜索着,直到终于找到了他。
库尔班身体状况并不好,他一直在咳嗽,嘴唇也发白。尽管如此,他毫不动摇地坚信自己能够到达北京,见到毛主席。但是,玉木拉克默默地告诉他,毛驴已经疲惫不堪,无法再支撑他们到达终点。库尔班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铁了心,执意要继续前行。
一天,玉木拉克趁着库尔班不在家,偷走了他的毛驴,带着自己准备的馕回村子。库尔班只得追着玉木拉克走。最终,玉木拉克用巧妙的方法将他带回了家。图尼莎汗见到玉木拉克带回了驴,却不见库尔班,心里有些担忧。然而,玉木拉克告诉她他并没有打库尔班,只是用了一个小小的技巧。这让图尼莎汗哭笑不得,但也非常感激玉木拉克的帮助,准备请他留下来吃饭。但玉木拉克知道库尔班的脾气,便决定自己先离开,等过两天再去家里。
趔趔趄趄的库尔班回到家,气得非常生气。他没想到图尼莎汗竟然相信了玉木拉克的谎言,甚至在家里接待了他。库尔班的怒气没有消下去,他一气之下打了图尼莎汗。这对夫妻一直相处很好,库尔班从未动手打过她,但这次他是真的生气了。图尼莎汗无法理解,一气之下便离家去找于香秀。
图尼莎汗在这里没有亲人,只能找到于香秀寻求帮助。于香秀和柯有田得知了库尔班动手打人的事情,非常生气。他们安慰图尼莎汗,并趁机教训一下库尔班。柯有田让图尼莎汗多住几天,自己收拾东西吃完饭就去办公室住。托乎提汗责备父亲,认为他不应该动手打妈妈。她被选进了县里的青年识字班封闭式学习一周,因此这段时间也不能回家。她让父亲自己照顾两个弟弟。但库尔班并不服软,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办不到的。结果第二天早上,他睡过头,耽误了另外两个孩子上学的时间。幸好托乎提汗在家,给两个弟弟准备好衣服和馕,却没有留给库尔班一份。
尽管图尼莎汗在于香秀家休息得很好,但她仍然担心家里的孩子们。她不知道库尔班是否会让孩子们挨饿。于香秀告诉她,不能管库尔班,必须让他自己来道歉。同时,家里还有托乎提汗,他们不会挨饿的。
在库尔班自家,他忙着尝试着打馕,但似乎难以做到合适的黄金分割点。然而,他终究领悟到,打馕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可能会导致不熟或者过火。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便骑着自家毛驴前往县城找到了图尼莎汗。然而,当他来到于香秀家门口,却遭到了门口的阻挡,不仅无法进入家门,图尼莎汗也没有回应他的呼唤。于香秀让图尼莎汗躲在房间里,面对库尔班的无理,她态度十分决绝。若库尔班不能肯认自己的错误,那么她绝对不会让图尼莎汗与他再度相见。
眼下,库尔班除了求助于柯有田变得无计可施。柯有田之前一直在不断宣扬图尼莎汗意识低下,认为自己因此打她并不算错。然而,现在柯有田听到于香秀将库尔班拒之门外,非常愤怒,他起身即将前去处理此事。但于香秀却在柯有田离开办公室之前,送上了他的午饭。柯有田和于香秀表演了一场戏码,唯恐冒犯于香秀,当她生气时柯有田绝对不会任由其发作,无论是否有他人在场,他都会直接向于香秀道歉。柯有田和于香秀希望库尔班能够主动向图尼莎汗道歉,但是库尔班仍旧执拗不肯放下面子。事实上,女性的心肠更加柔软,图尼莎汗了解到库尔班一直在咳嗽,十分心疼,于是借助于香秀,特意送来了治疗咳嗽的药。
柯有田告诉库尔班,相较于面子,他的老婆更为重要。于是,他带着库尔班到街上买了一份礼物,然后一起回到家中。库尔班在柯有田的帮助下,向图尼莎汗表白了心意,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于是,于香秀才渐渐释怀,打开家门,让库尔班与图尼莎汗见面。库尔班将新买的头巾送给了图尼莎汗,两人缓和关系。于香秀拿出自己制作的山东大饼款待了库尔班。
在库尔班的眼里,邮局不仅是一个邮寄信件的机构,更是一个传递想念、传达信息的渠道。他惊奇地发现,邮局可以将信送到远方想见的人,这让他深感兴趣。第二天,他再次前往县里找柯有田,希望柯有田能帮他写封信给毛主席。虽然柯有田告诉他毛主席日理万机,但库尔班并不打算轻易放弃。他想到了向小巴图求助,但小巴图同样拒绝了他。库尔班感到非常生气,他不理解为什么作为gcd的他们不愿意给毛主席写信。
作为一个不识字、不会写字的人,库尔班想着让托乎提汗帮他写信。然而,托乎提汗的儿子正在封闭式学习识字班,根本没有时间帮他。于是,库尔班决定让自己的两个小儿子帮忙。他一边讲述自己的想法,一边指导孩子写信。但柯里亚却重复地写下了'毛主席您好',让库尔班感到愤怒,他怀疑自己被骗了。他找到了孩子的老师罗老师,想通过激将法让罗老师帮他写信。罗老师深受毛主席的帮助,他也意识到帮助库尔班给毛主席写信是一种责任和荣誉,于是答应了库尔班的请求。
深夜,库尔班梦到自己正在和毛主席谈话,他惊醒后担心自己会忘记要说的话。为了确保信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决定去找罗老师,继续和罗老师商讨信的撰写。
清晨的宁静被敲门声打破,罗老师从梦中惊醒,看到门外一脸焦急的库尔班,心里不禁有些吃惊。于是,他热情地邀请库尔班进屋,开始了一次难忘的经历。
罗老师没有拒绝库尔班的请求,而是点着煤油灯开始写信。可是因为疲劳过度,他第二天上课时没精打采,一直在打哈欠。而库尔班却依然意犹未尽,每时每刻都兴致勃勃地找罗老师,就连罗老师吃饭的时间都要被他霸占,他想要写的东西太多了,自然要写得详细。然而,罗老师深知简洁的重要性,劝说库尔班删减掉一些内容。这时,他们两个人开始展开一场'论战',争执不下。
最终,罗老师和库尔班达成了融洽的协议,决定将信的内容缩减到1000字以内。正是由于困难,才让两个人的关系更加深厚。
然而,这场协商引发的矛盾却令库尔班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妻子图尼莎汗,诉说了自己的心事。图尼莎汗深知罗老师的学识和文化,也明白他们需要罗老师的帮助。她建议库尔班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谢,于是他抓了只鸡,巧手烹制了一顿美食,邀请罗老师共享其中,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罗老师收到这份感人的礼物,深感意外,也倍感温暖。这份心意不仅让他感到欣慰,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人师表、尽心尽职的职业信念。库尔班和图尼莎汗的行为不仅改善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让大家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互动,在这个世界上更加值得我们去拥有的那份情感。
出于懊悔之心,库尔班来到学校向罗老师诚恳地道歉,并邀请他到家中用餐。尽管罗老师地位高贵,但他并未对库尔班过去的行为计较,反而对自己的角色进行了反思。他觉得,作为一个手抄员,他应该和库尔班一道思考这封信的写作,并融合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从而保留库尔班想要表达的意思。
前往库尔班的家中用餐之后,他们明确了这封信的主旨,既要表达感谢,也要向毛主席宣传合作社的优秀发展状况。库尔班注意到罗老师的笔漏了墨水,于是借助家中的贵重物品,准备为罗老师购买一支新笔。他没想到一支普通的笔即便是最便宜的,也要5元钱。于是,他不得不卖掉自己脚上的靴子并筹集足够的钱,最终买到了罗老师所喜欢的钢笔。但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支钢笔却意外消失了。库尔班倍感失落和自责,直到他在地上发现了它,才松了一口气并紧紧攥住它,生怕再度失落。
库尔班送给罗老师这支笔的时候,罗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他也明白这支笔的价值,因此不敢轻易接受。在库尔班的劝说下,罗老师才勉为其难地收下了这支笔。但是,他也清楚5元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并因此'威胁'库尔班说,如果他不收下钱,他就不会再写信了。最终,库尔班被迫勉为其难地收下了这5元钱。
当库尔班寄出这封信时,他又想再添加一句话。于是,他带着信去找罗老师替他添加这句话。这时,库尔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亲自粘好邮票并将信投入了邮筒。然而,他却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邮局门口守候着。他一直等到邮局工作人员向他解释,北京对新疆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他还需要等待一个月才能收到毛主席的回信。然后,库尔班回到家中一直计算时间,期待毛主席的来信。
库尔班在村口等待着邮差,期盼着那个重要的回信能早日到达,但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却迟迟不见邮差的身影,这让他急得不得了。在家中来回踱步,即便周围已是繁忙的村庄,他仿佛置身于一片寂静的孤独之中,无心去做任何事情。耐心逐渐耗尽,他决定亲自前往邮局,求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安慰着库尔班,承诺一旦收到回信,一定会立即送到他手中。
库尔班仍然不安心,正在寻找帮助的时候,他找到了罗老师和柯有田,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和答案。大家告诉他,毛主席一直忙于处理国家繁重的事务,是无暇顾及个人的小事情。虽然大家为库尔班解释了这些,但他并不理解,于是决定亲自前往北京,向毛主席传达他的心声。柯有田追上了库尔班,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想要亲自前往的想法,决定骑着毛驴一路向北。时间拖得越久,紧迫感越来越强,尽管天色将尽,库尔班依旧坚持前行。柯有田只得暂时停留在一个小树林里休息一晚。库尔班担心柯有田会把他带回家,趁他还在熟睡时,默默地牵着驴子离开了。
小巴图赶到了柯有田停留的树林,气象局发布了沙尘暴的预警,柯有田和士兵们急于找到并保护库尔班。一场强烈的沙尘暴突然袭来,所有人立即跪地趴下躲避,等待风沙过去。虽然艰难险阻,他们仍坚定不移地寻找库尔班的踪迹,并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即便他们不断高声呼喊寻找,却依然找不到库尔班的踪迹。
在沙漠中,库尔班已经无力前行了。他的粮食和水已经没有了,只能靠着最后一点力气独自苦撑。柯有田开枪朝天希望引起库尔班的注意,他发现库尔班听到了枪声,但是他已经没有足够的力气走过去了。就在这时,库尔班开始弹奏热瓦普,这个传统的乐器在沙漠中凝聚了库尔班的心力。柯有田和小巴图顺着声音找过来,找到了库尔班已经昏迷在地的身体。柯有田及时为库尔班补水,终于救回了他的生命。柯有田带着库尔班前往县医院治疗。在那里,库尔班得到了及时治疗,身体逐渐恢复了过来。库尔班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但是他仍然决心要去北京。柯有田劝说库尔班把自己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化作劳动的动力,把合作社搞好,等到时机成熟再去北京。
库尔班接受了柯有田的意见,暂时搁置了去北京的打算。托乎提汗向库尔班的父亲说出了红旗合作社借公粮垫底的事情,使库尔班感到有些不安,想尽快出院。幸好柯有田及时赶到,成功阻止了他。柯有田告诉库尔班,目前必须要增加粮食产量,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按照八字宪法进行科学种田。库尔班意识到自己有着更为重要的工作要去做,他要按照毛主席的方法种植,现在也就不会急着去北京了。
治疗完毕出院后,库尔班第一时间去找肖家琪书记汇报。他计划好好规划庄稼生产,利用地力,将村里的土地种出好植物。肖家琪非常支持他。但是,公社的集体肥料被玉木拉克管理,村民们向他索要肥料,每次都被告知没有。最终,大家怀疑玉木拉克私藏了肥料,库尔班循证调查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库尔班决定去找玉木拉克,谈谈这件事情,希望能把事情说清楚。玉木拉克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没有人照顾他,没有人给他做饭,这让一些小队长比如多来地感到心疼,所以经常邀请他到家里共进晚餐。虽然也有一些人送他烟酒,但在玉木拉克看来,这些都是大家的关心和照顾,他由衷地感到感激,并夸下了那些帮他的人农作物会结出更多的果实。然而,库尔班认为玉木拉克不能拿着公物还人情,说服他向大家道歉。可是,玉木拉克却胡搅蛮缠,认为自己是公家的人,拿公家的东西没有错,这引起了库尔班的不满和反感。库尔班决定让玉木拉克在村民面前公开道歉。虽然玉木拉克从未丢过自己的脸,但库尔班认为,如果他不愿意认错,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让他在这个职位上继续工作了。毕竟,如果他不想在这里干活,那么'换个人'也是轻而易举的。
玉木拉克在库尔班家共进晚餐时,向图尼莎汗告诉了他的被开除的事情,希望能够在他们的家中度过余生。库尔班当时并不知道这件事,得知后,根据辈分关系,发现玉木拉克是自己的叔叔,他和图尼莎汗一致认为,当然可以为他提供养老服务,没有任何异议。可是,当得知玉木拉克其实是想留在这个职位上工作时,库尔班意识到了他的想法。于是,他故意刺激玉木拉克,告诉他现在很多人都排着队要做他的工作,让他产生了焦虑和忧虑。最终,玉木拉克决定按照库尔班的看法,向村民们道歉,这也让库尔班感到欣慰和安心。
在施肥无奈之际,库尔班遇上了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即如何解决肥料质量问题。肖家琪和库尔班商定,可去请教柯有田生产肥料的经验,毕竟柯有田曾向库尔班介绍过如何制作肥料的方法。于是柯有田带着毛主席给库尔班的回信来到了库尔班的地里,让所有人都颇感意外,没想到毛主席真的回复了库尔班的来信。
毛主席收到了库尔班寄来的东西并非常感激,但按照政策规定,他不能收取人民群众的礼物。毛主席希望库尔班不要再寄礼物,然而毛主席看了库尔班的来信后却感到非常高兴,鼓励他继续劳动。毛主席还允诺库尔班的要求,给他寄来了一张照片。库尔班将照片和信件公开展示给全村人看。高兴的时刻过去了,库尔班开始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上。他前往柯有田的办公室,作为红旗公社的代表邀请柯有田为大家传授制作沤肥的方法。
库尔班和柯有田商量决定利用靠近水边的芦苇沤肥。库尔班充满干劲,他希望能尽快让所有村民都使用优质肥料。于是,和田日报的记者专程前来采访库尔班。他听说库尔班正自己制作肥料,便前来一探究竟。库尔班带着记者参观了自己的沤肥大坑。由此,库尔班获得了县劳模的荣誉称号,成为了于田县的名人。不止是他的家人,村民们也为库尔班感到无比自豪。
人民日报刊登了库尔班的事迹,他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库尔班原以为自己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就能有机会拜见毛主席,但柯有田却是以哄骗的方式安慰他。库尔班非常愤怒,虽然柯有田答应为他争取机会,但他已不再相信柯有田。
柯有田回家的路上看到了汽车,他决定搭车前往北京。他知道汽车比驴车更快,于是提前到库尔班家并带着一些东西请求库尔班将它们带给毛主席。尽管库尔班骑驴到路边等车不易,但车辆开过都不愿停下,他费了好大劲才拦下一辆车。然而司机并不打算前往北京。
夜幕笼罩着公路边,孤独的库尔班静候着沿途有去北京的汽车。他冒着寒风冻着身子,期待着自己被拉上那通向梦境的车。可是,一夜过去了,他却还是孤身一人。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他在这条路上等待了好几天,送出了好几个哈密瓜,却始终没有等来命运转机的出现。为了女儿的命令,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愿望,跟着女儿返回了家园。
库尔班的困境引起了好友图尼莎汗的担忧。他决定向柯有田求助,希望柯能够说服库尔班转变心意。年逾耳顺的库尔班已然筋疲力尽,图尼莎汗担心他的身体再承受不起这样的煎熬。柯有田表示愿意帮忙,他和巴图一同来到库尔班所在地,可悲的是,柯有田劝说的话语却无法触动库尔班的心,他依然痴心妄想着前往北京。
王书记巧遇柯有田,他对柯的请求表示同意,承诺与库尔班见一面。早已知道库尔班为公路拦车之传奇,王书记以最温和的方式安抚了他,表示自己会将他的心声反映到上级,同时也希望库尔班能够按照毛主席的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农业生产水平。几天之后,库尔班喜获佳音,王书记让他代表于田县前往北京参加交流活动。这个消息让他泣不成声,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愿望这么快就真的实现了。柯有田将这个消息告诉他时,也同样为他感到开心。
库尔班初到北京,领略到了大都市的繁华与新鲜,结识到了更多的人和事。他第一次接触到拖拉机,心中渴望着红旗公社也能拥有这样的高科技设备,但柯有田告诉他这需要国家分配的物资,不是轻易可得。观察着城市的高楼大厦,库尔班认为只要土地都用来种植庄稼,国家的粮食产量必将激增,然而柯有田告诉他北京市是吸纳人才的地方,不适合种麦子。于是,库尔班明白了土地适用性的道理,更加坚定了在家乡耕种的决心,让更多的人能够饱食。
得知毛主席因公事暂时无法接见代表团,库尔班急得不行。他知道错过这次机会可能就无从得知毛主席对红旗公社的关注和帮助,无从表达自己对毛主席的崇敬。于是他再次写信并请托他人为他转交,可是即便是在北京,这信件也需要两三天才能到达。由于心急如焚,库尔班生病了,医生建议将他送医,可他总不肯配合,只能由柯有田想办法。他下午将好消息告诉库尔班,皆因毛主席决定在第二天下午接见劳模代表团,一句话让库尔班的病魔骤然烟消云散。整个晚上他都兴奋地翻动着东西,练习与毛主席会面时的握手动作。
终于,库尔班如愿以偿见到了毛主席,甚至与大家一起合影,当天傍晚还成功单独与毛主席握手,这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毛主席更是向红旗公社赠送了两辆拖拉机,现在他们也能够借助先进科技进行农业生产了。托乎提汗邂逅了拖拉机司机卡德尔江,带着他去见自己的父亲,没想到父亲想要尝试撮合他们两人,让托乎提汗有些难以自持,于是她礼貌地告别离开。
导演:戴冰
编剧:程万里、杨君、陈思青
Powered by 电视指南 http://www.tv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