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地上剧情介绍第36集

 
地下地上剧情介绍

在吴兆骞的帮助下,刘克豪和王迎香见了面,两人并肩开始战斗。他们终于根据情报分析和吴兆骞审问的结果,找到了换庄计划的特务的去向—— 铁路编组站。

此时,“换庄”计划中的四个特务,已经伪装成铁路职工,将真正的编组站工程师绑架,而换上他们自己。这几个人拎着饭盒,有说有笑进入了火车编组站,连执勤战士都没有产生怀疑。他们要做的事,就是将装了烈性炸药的列车加速驰向大青山隧道,这列车将在一个卡好的时间,驶入隧洞,并跟运送志愿军伤员的列车相撞。剧烈的爆炸,将毁掉大青山隧道,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抢修根本恢复不了。志愿军将出现弹药给养不能及时运上去的局面,这就给美军的攻势带来了巨大的支援。

刘克豪和王迎香一路来到了铁路编组站,解救了被绑架起来的原编组站人员,两人经过观察之后,发觉敌人就在编组站内,已经开始进行破坏活动,他们试图让两列火车相对而行,出现重大行车事故。

此时,在另一边,徐寅初带领剩下的两人,打扮成司机组,上了一辆列车。列车告诉向着大青山隧道开去。

南下的火车上,坐着送往后方医院治疗的志愿军受伤战士,回到了祖国,他们都安静的看着窗外,有战士轻声的吹起口琴,大家都陷入一片对故乡的怀念当中。这是我们的土地!

而另一边,徐寅初等揣着烈性炸药,正将火车迎面开来。

编组站内,四名特务正努力让两列火车相对疯狂开行。

刘克豪和王迎香救助了四个编组站工程师,他们都负伤,奄奄一息。两人商量怎么强攻编组站。刘克豪让王迎香去报信,他一个人去攻打。但王迎香不同意,她说你没有前敌经验,还是你去报信!两人最终决定,一起打。两个人换上工程师的服装,准备巧取。但走到编组站廊下,还是被战士拦住了,王迎香焦急,如果被房内的敌人发觉,巧取就不成了。她连续给战士使眼色。战士不懂,严肃盘问,王迎香终于忍不住要曝露身份,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颗子弹,年轻的战士倒下了。王迎香和;刘克豪连忙寻找隐蔽。刘克豪发现,原来是林静潜伏在远处,用狙击步枪控制着编组站外的开阔地,如果有人来强攻编组站,那么上去的人都是林静的活靶子。小战士受了伤,眼看鲜血潺潺的流着,王迎香想救但子弹不留情。两人被压制得都动不了,刘克豪说我出去吸引他注意力,你来掩护我。王迎香不让,说还是我掩护你!说着,王迎香跳出掩闭,去帮助小战士,立即被击伤倒下了。刘克豪强忍愤怒,躲闪奔跑,闪开了林静的子弹。林静也不管,只是拿枪瞄着王迎香。王迎香一寸一寸的挪动,要把小战士挪向安全处。

刘克豪冲进编组站,枪击了三个敌特,一个眼看无望,举枪自杀前,将编组设备破坏了。

刘克豪迂回包抄,赶到林静身后,用枪指着她。让她不要动。

林静说,我最后问你一句话,你有没有对我动过一点感情?

刘克豪让她立即放下枪投降!李静哭喊着拒绝,说我就要你一句话,都没有吗?

眼看着李静手指在板机上压着,一点点用力,刘克豪终于开枪。枪响同时,林静的枪也响了,这一枪,击中了王迎香。王迎香胸口绽开了一朵鲜红的血花……

林静死前,用血手写下一个“耳偏旁”。

刘克豪悟出,徐寅初要炸毁的,是交通枢纽大青山隧道,林静写的耳偏旁,就是隧道的隧字的一部分。刘克豪回想被破坏的编组系统,终于明白,对,敌人要破坏的,就是大青山隧道!

刘克豪回去救王迎香,王迎香奄奄一息,眼看就要牺牲。王迎香喃喃说,你不是说过吗,胜利来得实在太不容易,她值得我们用生命来保卫。我做到了。刘克豪来不及悲痛,还有更紧要的任务等着他!

这时,吴兆骞同志已经带人赶到了,刘克豪和吴兆骞一起行动。他一边要追上火车头,一边联系李露,让她务必赶到前方货运站,如果他不能阻止这列火车,就请铁路局方面配合,强拆铁轨,使火车出轨。李露明白,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李露立即着手布置,赶向前方。

刘克豪终于跳上了那列火车头,在击毙两名敌特后,吴兆骞也中弹牺牲了。刘克豪、徐寅初两人一决胜负…… 终于,刘克豪被击倒了。当徐寅初就要引爆炸药,当隧道已经出现在前方的时候,刘克豪质问徐寅初,你也打过鬼子的!前面开来的列车,上面全都是我们的子弟同胞,他们在朝鲜做的,跟你在抗日战场上做的一样!你摸摸你的良心!你这算为的什么事业!你还能说服自己,你的行为是正当的吗!

徐寅初犹豫了,终于炸弹的引信没有拉响。刘克豪趁其不备,跳起来又跟他搏斗。在列车倾覆前,刘克豪终于拉下了制动闸。徐寅初翻身跳车,消失在夜色中。刘克豪及时冲向前方,迎着伤员列车,猛烈的挥动起红旗…… 王迎香终于在牺牲前,听到了刘克豪拉响的胜利的气笛声,一滴泪落了下来,落在她胸前的血泊中。

尾声:二000年十月一日,香港已回归纪念日,街上到处悬挂国旗。离休干部刘克豪带着儿孙,来到香港旅游。在繁华闹市区的街角一隅,刘克豪发现一家餐馆门口张挂了两面旗帜,一面五星红旗,一面青天白日旗。刘克豪感到很有意思,遂走进去吃饭。刘克豪正在点菜,突然背后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先生,这里的西冷牛扒是很不错的,你干吗不试试看呢?刘克豪回头,看见了苍老的徐寅初,这家小店的老板。两人相视良久,终于一笑,继而默不作声的坐在一起,一道惬意地看着窗外如织的人潮,他们之间,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又似乎,什么也不必再说……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