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第13集剧情介绍

 

  在雨幕微澜的清晨,车窗外世界灰蒙蒙一片,方灵渊驾驶着汽车,默然地护送段鸿山前往即将召开的听证会。车内气氛凝重,每个人的心事似乎都随同轮胎碾过的积水,在寂静之中悄悄泛起层层涟漪。而与此同时,命运的另一端,段滢滢也正踏上人生的又一场考验:她在面试考场里面对老师,眉宇间虽有压力,却无丝毫退缩。她用平静却不失坚定的语气,谈论着自己对检察官职业的理解——她认为,当世人的目光总是聚焦于事情的最终结果时,唯有检察官会执著于追问这一切因何而起。她相信,父亲段鸿山无论身处怎样的风暴,终会迎来澄明的那一刻。

  距离听证会开始的时间愈发临近,方灵渊却突然捕获到了灵感的微光。她当机立断,令小周记下一个电话号码,并低声叮嘱他立即去办一件重要的事情。沉着而高效的指挥,仿佛为这场悬而未决的官司悄悄地埋下了转机的种子。会场内,灯光柔和而又严肃,人们的呼吸和神情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真相与谎言、小心翼翼地分隔开来。方灵渊首先切入正题,要求段鸿山当众确认死者周德龙所用手机的型号。紧接着,她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部手机不过是案发前刚刚购入的全新设备,否则段鸿山关键性的证词根本无法获得有力支撑。但这部手机偏偏出现了令在座众人都难以解释的谜团——它被打捞的具体位置,竟与案发现场相距足足有八米之遥。

  方灵渊凭借职业的敏锐,展示了案发当夜段鸿山、周德龙各自所处的方位,并与手机打捞点进行精准比对。如此大的距离,显然难以用“顺水漂流”来解释。而渔场的老板也站出来佐证:案发前后一周,他家渔场刚刚更换过新的渔网,兜得滴水不漏——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在网眼未损的情况下神秘“穿越”八米之遥。这一切都指向了唯一可能:手机是被人有意识地抛投出了渔网。可段鸿山无论如何都没有理由这样做——那部手机恰恰是他最直接、最有力、能证明正当防卫的物证。

  法理与人情的较量在无形间展开。与此同时,梅筝与李沐风正在展厅中布置展览,阳光穿过展窗投下斑驳光影,梅筝凝视着笼中矫健而忧愁的豹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囚笼,无论表面多么从容,内心的恐惧与挣扎从不消停。在回忆的折射下,方灵渊忽然谈起往昔一桩误释法、未能充分说理的旧案。当年,法理上的纰漏,引来了周德龙蓄积已久的怨恨,而那份恶念最终跌落在无辜的梅筝身上。段鸿山清楚地记得,在校园的公告栏前,他曾凝视过那张写满谩骂与诅咒的纸条,为的只是想保护梅筝免受骚扰。也是为了找到周德龙,他把电话递到梅筝手里,嘱咐她遇到什么线索,一定第一时间联系自己。可梅筝早已伤透失望,低声表示她决定休学,不会再出现在那所校园之中。

  证据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了法律与人性的较量点。方灵渊稳健地汇报她的调查结论:周德龙一直暗中调查着段鸿山,而且还住在段家的隔壁。所有线索如棋盘落子的声响,步步指向周德龙是蓄谋已久。有听证员追问段鸿山是否曾与周德龙碰面,段鸿山回忆起案发前一日,他隔着窗户看见有个人伫立在雨中,对自家房子窥伺不舍,虽然无法确定身份,但一切迹象似乎昭示着死亡的阴影早已埋伏下来。

  此刻,每个人的表情都格外凝重。听证员们低头沉思,几乎都相信了:周德龙对段鸿山的杀意,逻辑上无懈可击。段鸿山回忆,他工作的特殊性曾导致许多案件缠身,那天他正是接到梅筝电话,才会因为自身作为“江婷案”主办检察官的身份赴约。可是事后所有的疑点,却并未因为他的解释而烟消云散。段鸿山在案发夜刺伤周德龙后,随即开着周德龙的车风驰电掣赶往最近的派出所,只为在第一时间报警,最大程度保全证据链。方灵渊当场列出路程推算与报警时车辆里程数的出入,段鸿山沉声解释:当夜暴雨,能见度极低,道路泥泞难行,无法照常行驶。

  想要逃出生天并不容易。段鸿山还原当时情景,他尝试过逃跑,但渔场那样的封闭环境,让他无法找到出口。只得奋起反抗,夺刀自保,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暂时逼退周德龙。然而对方疯狂攻击,丧失理智,如同绝望中的野兽,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段鸿山唯一的选择便是正当防卫。可是,当他所有的陈述都显得孤立无援、找不到有力证据的佐证时,更多的怀疑也随之浮现。听证员们嘴角紧绷,眼神如刀,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段鸿山刻意构陷、伪造了正当防卫的假象。

  法律的天平从不曾单纯地屈服于口头上的某一方。即使有意为无罪推定争取空间,听证员们依然庄重地告知段鸿山:侦查机关必将穷追不舍,抽丝剥茧地查明一切事实,无论案情多么诡谲难辨,也绝不容许半点妥协。此刻的段鸿山,在法理与人性、证据与推理的夹缝中瑟瑟而立。会后,李沐风和梅筝小声议论,虽不知最终结局如何,李沐风却感慨良多——段鸿山的案子如同一声惊雷,再次唤醒了社会对“正当防卫”这一法条的广泛讨论。

  去往真相之路总是布满荆棘。面对听证员质询:如何做到只用一刀便置周德龙于死地?段鸿山想起最高检五年前留存的一个典型案例。他理直气壮强调,在危急关头,人们根本无法像事后分析那样精确预判自卫的尺度,能做的只是以本能维护自身安全。听证员依然不为所动,坚持他是在狡辩。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质疑,段鸿山也终于忍无可忍——他反问道,类似的情况在过往案例中数见不鲜,而那些案件最终都被确认为正当防卫,为何到了他这里,正当防卫的法理便突然失去了“普适性”?是在质疑法律,还是在质疑他作为一个弱者的求生本能?

  天光微明,一场关乎命运与公正的较量还未见分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信念,与未知的黑夜搏斗。方灵渊与段滢滢、梅筝、李沐风,这一群被命运绳结缠绕的灵魂,在法律与人道、权责与公平、辩护与疑问的交织下,等待天明,也等待着属于他们的答案。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