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看守所微风轻拂,窗外静谧不语,而陆声却在狭窄的床上辗转难眠。他的脑海中反复浮现那短暂的自由日子和他回归家中的点滴。本是一心想要重新做人,翻开人生的新篇章,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母亲的精神状态濒临崩溃,支离破碎的家庭已无力承载他的希望。更令他惶恐的是,弟弟被潘雄掌控,那稚嫩的生命仿佛被随意捏在掌心。为了弟弟的安全,也为了母亲和他自己的生存,他不得不重新走进潘雄布下的阴谋牢笼,把自己再次陷入无法挣脱的枷锁。
林之桃再次与陆声交谈,打破了陆声心底那道无声的屏障。她通过影像资料告诉陆声,他的弟弟已经摆脱潘雄的控制,并在福利院中安全成长。这份消息犹如破晓的晨光,照亮陆声的内心,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煎熬,将潘雄的恶行一一告知警方。然而,这份坦诚并未迎来完全的理解。白恩宇对陆声的现状感到愤怒与揪心,他质问陆声为何在少管所度过两年却依然无法在社会上找到正当的安身之所。这一连串的问题宛如一柄利剑刺穿陆声的自尊,他流下了委屈的泪水。明明曾努力尝试过在饭店谋生,却因潘雄的恶意陷害载入囹圄,继而被贴上污名化的标签。久而久之,这个社会带来的歧视和冷漠让他无处可逃,只能重拾旧业。
面对陆声的悲鸣和愤慨,林之桃的心情如潮水般起伏,难以平静。她深刻地意识到,未成年人的成长是需要监护人无私的关爱与保护,但陆声和弟弟的原生家庭非但没有履行法定责任,反而成为了他们人生路上的巨大障碍。为了让陆声摆脱家庭阴影,林之桃决意变更监护权,为他们创造崭新的生活起点。当她将这个大胆的提议提交至院长面前时,院长显得震惊不已。更换原生父母监护人的申请在法律层面几乎没有先例可循。然而,林之桃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什么父母可以选择孩子,而孩子却不能选择父母?”——掀起了一场思想风暴,深深撞击了院长的内心。一时间,院长也陷入沉思,最终她决定认真研究这项提议,为无数像陆声这样的孩子打开无限可能的大门。
时光悄然流转,陆声盗窃案审理的开庭日期终于来临。林之桃将消息通知了白恩宇。然而这一天,对白恩宇而言尤为忙碌���他原本计划陪伴妻子前往医院进行产检。然而,林之桃态度坚定,庭审时间无法更改。白恩宇注重家庭,却也无法抹除对陆声的关怀,他匆忙陪妻子完成检查后便一路快跑,转身去寻找大鼓,用独特的方式支持陆声。他将沉重的大鼓搬至临近法院的居民楼楼顶,随着庭审时间的临近,敲响鼓声,为陆声鼓舞士气。此时的陆声身处庭审压力的漩涡,面对明镜高悬的法官与正襟危坐的公职人员,他的忐忑与胆怯难以言说。然而,当鼓声撞入他的听觉,一阵暖流涌上心头。他瞬间挺直了腰杆,仿佛背后站立着坚定的后盾,用坦诚回答法官的问题。这一变化让院长关注到陆声的潜力及成长,也感慨于白恩宇给予的真挚支持。
庭审结束后,白恩宇因敲鼓扰民被举报,一群居民将他送至派出所,就连大鼓也一并被没收。妻子被紧急叫到派出所时,眼前这一混乱场面令她不满至极,她斥责白恩宇对调动工作缺乏动力,却甘愿在一个少年犯身上耗费如此精力。正当争执声此起彼伏时,院长的来电如雪中送炭,她邀白恩宇共进晚餐。这一邀请让白恩宇惊喜万分,立刻赶往约定地点。在晚餐间,院长向白恩宇了解工作经验和理念,话语间充满认可之意。她强调司法局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正待开拓,急需像白恩宇这样有经验、有情怀的专业人员来注入力量。当她提出调任计划时,白恩宇内心犹如澎湃的潮水,激动与兴奋交织成浓烈的情感。
夜色沉沉,林之桃刚准备休息,手机突然响起,她接到陌生来电。电话中传来的声音略带悲痛,对方称自己是陈慧文,张文轩的母亲。她因无法承受丧子之痛,打算前往儿子逝去的地点一走了之。丧失亲人的悲哀无疑是最深沉的痛楚,林之桃闻言瞬间紧张,心底警钟大作,她匆忙从床上爬起,冒着夜雨誓要阻止这场惨剧。她的行动如希望之火般点亮夜幕,无数人的命运之线在这个夜晚再次交织,推动着未知未来的展开。
Powered by 电视指南 http://www.tv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