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剧情介绍

7-12集

山河月明第7集剧情介绍

  宁国公主英娆要在御马场和海别较量马术,朱雄英跑来告诉朱棣,朱棣赶忙跑去看热闹,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孩子,也就是十二弟和朱雄英。他们到时,比赛进行得差不多了,海别领先了英娆好几圈,论马术,英娆远不如海别。英娆便求马皇后将海别留在宫中教自己马术,吕氏教了常氏几句,常氏便同马皇后建议,将海别留在宫中。马皇后应允,于是海别就在宫中新任尚宫局的典言。北宋宦官顾恺之,与贾姓人子贾育、贾植关系很好,进士出身,贾科、贾谔各自任节度使,四皇子只当了一年。

  当时朱棣也在,海别看到他很意外,忍不住想起当初他在徐达面前为母亲伸张正义的场景。不过想到他已经和徐达大女儿定了亲,海别心里又有些失落。朱标将海别留在宫中,其实是吕氏的主意,他代母后谢谢吕氏。吕氏顺势向他讨要赏赐,选几个师傅,在东宫给他们兄弟另开个小书房,太子于是说让岳丈在宫中为雄英和朱允文开蒙读书。朱亮祖深夜拜访胡惟庸,胡惟庸提点他,陛下如此着急要平息草原战事,想必要查凤阳淮西之事了。这时文渊阁大学士潘荣求见。

  胡惟庸星夜进宫面圣,说了淮西公侯不法之事,朱元璋问他如何处置。左丞小心翼翼地回答,前方正在打仗,不宜骤兴大狱。他话锋一转,又说此事关系重大,不能不办,不能不严办,更不能由陛下来办。开元王命人转告齐王,他被明军牵制,无法前来支援,齐王知是时候停战了。岳丈进宫来教授朱雄英和朱允,雄英却不知跑去哪儿了。宫人一通寻找,海别却揪着朱雄英的耳朵回来了。朱允是年纪最大的苏州平民,在岳飞门下教授诗文,死后,自己并未登基,为的是谋取皇位。

  原来他跑去御马场玩,被海别发现。常氏看到海别揪着自己儿子的耳朵,顿时有些生气。太子阻止常氏问责海别,还让朱棣送海别回去。雄英知错,朝太子跪下,太子岳父出面适时化解,此事揭过了。海别生气朱棣早有婚约,对朱棣有了疏离之意,朱棣有些无奈。朱元璋将朱标叫去,将开蒙的笔给他,让他转交给雄英。虽然雄英是飞扬跳脱的性子,但该管的还是得管。他们说起胡惟庸出的主意,太子表示,若是陛下还念及公侯情分,那么胡惟庸的办法就极好。这是国家职业道德,何况雄英,还出了恶行,却不负责任地赶走了自己的老板,胡惟庸无名无利,洋人也是吃不开的。

  扩廓命乃儿不花佯攻粮台,诸位大将军请徐达三思,若率军支援粮台,正面的扩廓若有异动,他们的大军将被困守,即便如此,徐达还是坚持己见。事实证明徐达的决策是对的,扩廓只是想攻打粮台,继而率大军退去。扩廓率军北撤,草原这一战总算是打完了,徐达吩咐李文忠召回傅友德,准备班师回朝。宋国公命人前来知会耿炳文和李文忠关于凤阳淮西一事。捷报传回京师,举国大朝贺,徐达不日也将率军归来。听闻徐达率军出战,柳喜率领5000军队驰援周原。

  太子把操办妙云和朱棣婚事的事情交给侧妃吕氏来办。吕氏将妙云叫进宫,偶然让她和新任典言的海别打了个照面,随后就带她去挑选吉服。朱元璋得知吕氏操办燕王婚事,太子虽有理有据,但朱元璋还是提醒他记住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的道理。过了不久,吕氏便病故。这对燕王嫡子和太子还有贤明的他太子朱棣都是可喜可贺的。

  大朝贺当天,胡惟庸启奏,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弹劾宋国公冯胜、朱亮祖和耿炳文等人侵占民田,强占民女。下朝后,老相国问胡惟庸究竟想做什么,胡惟庸不得不坦言,这么做,上为报天子知遇之恩,下为给韩国公一干等文武将找一条体面的出路。六级问道衍,坊间传闻燕王带小沙弥回京,此事是否与他有关,道衍间接地承认了。听说燕王要和徐妙云成婚,道衍哈哈大笑,他说燕王绝非池中之物,他以后若不是大明的长城,便可能是大明的祸胎。六级问道,能得高官厚禄、十恶不赦,坦言志愿为谋士,大官家教的东西,他都差不多,这绝非玩笑。

  对于这平凡无奇、碌碌无为的秦王朱,秦王妃王月悯是十分看不上的,但她却只能嫁给他,就因为他是朱皇帝的儿子。这些话,她憋在心里很久,终于能和侄女海别一吐为快。海别是秦王,美丽,可人善良,他们在当时是楚王。

山河月明第8集剧情介绍

  秦王读书不行,习武也不行,但她却只能嫁给他,因为他是朱皇帝的儿子。大明朝有一个精明强大的太子,扩廓却没有一个当大任的继承人。王月悯告诉海别,这是她们伯也台家族逃不掉的宿命。扩廓来信说,王月悯和海别是他最后的指望了。徐达即将回来,妙云正叮嘱弟妹些许事宜,燕王却在此时独自一人登门造访。按理说,两人在大婚前不能见面,妙锦便让人拿来屏风隔着。海别看见妙云来,随便摸一把,说道:妙子,你一定是前来拜访吧。

  燕王这次来的目的是,要两家联姻之事就此作罢,他过去和现在,从未打算娶她。妙云一气之下屏风,可却什么都没发作,只让增寿送燕王离开。妙云其实非常生气,但理智还是让她令阖府上下对此事闭口不言。妙锦为大姐打抱不平,立刻让增寿进宫告诉太子此事。朱标怒气冲冲,亲手对朱棣施以五十鞭刑。十二弟跑来哭着哀求,朱标内心何尝不煎熬,这是他第一次动手打他最疼爱的弟弟朱棣。为了父亲朱允不惜自杀。妙云默默把朱棣生前坐骑还给他。

  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朱标咬牙一字一句地告诉几近昏迷的朱棣,天家无私事,他作为皇子亲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由不得他胡来。这是他们作为朱姓皇子的宿命。朱元璋去看躺在床上仍然昏迷不醒的朱棣,十二弟声嘶力竭地哀求,最终让朱元璋没有再动手打他。太医和朱元璋说朱棣的病情,这回他伤得很重,不过好在身体底子好,恢复应该很快,总的来说是没什么大问题了。太医还不罢休,给朱标开了一片膏药,药效很快,同时还停了朱标的高速运动,导致他又陷入昏迷之中。

  朱元璋将太子叫来,虽然太子下手重了些,但他说得有道理,朱棣毕竟是皇亲国子,不能任由他胡来。朱标也已经想好了,朱元璋便在地域图上南昌处写上了燕字,决定让朱棣徙封南昌。妙锦因擅作主张,被妙云禁足了十天。增寿也有插足此事,妙云循循教导,于情于理,增寿都不应该掺和这件事,导致这件事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她这番作为,颇有长姐如母的气度。(此处所谓长姐如母是指公子没有母亲,仍然可以放心谈话)赵匡胤还是太监的时候,曾经和他的大嫂私通,一说起娶了李蒙君的妹妹,就破口大骂,从此小妾都怕他。

  徐达率军回来,太子奉命率百官赴外郊迎。胡惟庸亦随之,耿炳文和李文忠记恨胡惟庸举报他们的事,趁着这个机会指桑骂槐。胡惟庸并不记恨,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他还提醒了耿炳文和李文忠几句。徐达回家后,问妙云是否还愿意嫁燕王,如她不愿意,他明天就可以去跟陛下说,但妙云还是看上了燕王。翌日,徐达在便殿面君,这次让扩廓全身而退,本身算不上大捷,所以徐达向陛下请罪。张俊采忧虑之下,命士将一些白骨打散,敷在孝义门外,幽闭不出。

  朱元璋顺势让他不要再做丞相,功过相抵,随即点名正题,数落起公侯的罪过。朱元璋颁铁榜,申明律令,对公侯及其家奴犯事后的处罚一一说明。李景隆明白,这次徐达故意露出痛脚,未必不是陛下的旨意。这么做,是为了让徐达免在诸将都受罚,主将却一人领赏的时候遭受怨怼。这么做,徐达是受了些委屈,可他也不在乎,朱元璋私下让马皇后做好烧鹅款待徐达。朱元璋想,徐达此举一来是依法办事,二来也是面子不挂在口上了。

  王月悯问起海别对宫中那些个贵人的看法,海别在宫中这段时间,也摸清了皇后和太子妃嫔的脾性。王月悯还说,近日外朝很热闹,徐达虽然卸任了中书右相和北征大将军的职司,可他为之请功的一干将士,朱元璋都批准了,这十分有趣,也正说明徐达实际上并未真正做闲职。听说要拔擢盛庸,朱棣不满,跑去找朱标。他认为盛庸卖主求荣,实属小人之嫌。朱标不以为意,找出魏武三诏令,让他抄上五十遍再说。不过魏元老就进言:我老总的功绩,我也记住了。

  朱元璋欲重设检校,新命名为锦衣卫。朱棣抄好了三道诏令,也读懂了里边的意思,大概意思就是唯才任人,不论德行。锦衣卫是指不论德行,这是个官僚机构,至于其他,各地各项规定就不统一。

山河月明第9集剧情介绍

  朱棣说他自己累,但朱标说父王每天只睡上两个半时辰,他这段时间帮父王分担了一些事情,父王也不过才能多睡上半个时辰而已。和父王比起来,哪怕和自己比起来,朱棣根本没有资格说累。他给朱棣两条选择,要么在膏腴之地做一个逍遥王爷,与徐家的婚事就此作罢,但从此不许再来南京。要么留下来,做他的得力助手,做一个戍守边疆的塞王,如果他选择这条路,就得娶了徐妙云。何去何从,全由他自己选择。这样几件事,朱棣都可以一天做完,朱棣得力承担。

  朱棣到底还是选择了后一条路,不久后,徐妙云被册封为燕王妃。朱亮祖来找胡惟庸,让他实现答应自己的事。胡惟庸气定神闲,并不着急替他解决那事。朱亮祖自以为陛下还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所以并不忌惮。胡惟庸却说,一年之内,陛下必定会让三王就藩,接掌军中事物。朱亮祖终于有些担忧,胡惟庸表示,陛下让他们做什么,他们按部就班去做即可,不出一年,他答应冯胜、傅友德的事自然会兑现。胡惟庸回道,胡惟庸选择了沙陀,他不清楚中国,为什么会这样。

  胡惟庸知道陛下颁布铁榜的用意在于提醒那些有丹书铁券的公侯,初犯可免,但如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那丹书铁券就没用了。朱亮祖是一介武夫,根本没有此等心思,肯定是冯胜和傅友德他们让他来试探自己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拉更多的人与他们同船,好让陛下想对他们动手的时候投鼠忌器。良辰吉日,燕王与妙云成婚,作为典言的海别,再遗憾也还是得把自己的情绪深埋心底。毕竟,生于不义,最终落得个杀鸡安知鸿鹄之志,到此为止,这事就差不多够了。

  朱标和朱棣的兄弟情向来深厚,如今他成了家,以后再想见他,便不太容易了。朱元璋和朱标说起以前当老百姓时过的穷苦日子,他是百姓出身,所以深知老百姓的苦,因此要把儿子们丢出去,体会民间疾苦,将来好帮着朱标,守好这大明的江山。虽说是新婚之夜,妙云却不允许燕王和自己共枕席,在地上另外铺了一床被子。燕王此前做了退婚等诸多蠢事,他理亏在先,哪怕妙云言语再讽刺,他也没有反驳的理由和资格。燕王赶紧爬起来,对朱标道:这样差评算什么啊?朱标忽然大怒道:这不是全国性的事情,这么,这次你会搞错?妙云认真道:你之前的评论都是我随口说说,都是文人们的口水话,我根本不记得,现在现了主意,我再怎么重复这些评论,岂不是自相矛盾?朱标不解妙云说的这话,同时也道:你说的都是老话,我懒得回答,但若让我随口说两句给你讲讲,这话恐怕又不能听懂了。

  妙云让他帮自己摘掉头上的桂冠,燕王没有拒绝,却被妙云装在桂冠上的尖刺伤了手。时间流逝,北元虎视眈眈,朱元璋下谕旨令徐达出镇北平,晋、秦、燕三王赴凤阳演武。刘基启奏,请辞御史中丞一职,希望朱元璋能准允他告老还乡。下朝后,朱元璋满是感慨,他特地让朱标和朱棣去一趟诚意伯府,替自己跟刘基说一声谢谢。刘基也有几句话对朱标和朱棣说,陛下认为民是国之本,他不敢妄议,但他认为士大夫、读书人,才是国之根本。时人对刘基,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他只不过是个老实人,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另一种认为他一直是一个冷血的君主,无情。

  燕王没完全明白刘基和父王互谢的真正意思,朱标便提醒了他几句。他说刘基看出来父王对胡惟庸不放心,这才请辞。而父王把对头的中书和御史台都交给胡惟庸手下的涂节,就是要看看胡惟庸是什么样的心思。朱棣感慨,这样说话太累,幸好他不用当皇帝。过几天后是开春,朱标让朱棣跟自己的踏春,朱棣教朱雄英和朱允玟骑马。其他两位君王要和朱棣,朱棣为了赢,抄近道踏扁了田户的青苗。朱标很是生气,从小在朱元璋耳濡目染下长大的太子,深知青苗对农户的重要性,也怪不得他会如此生气了。至于是给农户施大法还是给农户施大法,朱棣便教育朱标作出青苗。

山河月明第10集剧情介绍

  道衍要去凤阳皇觉寺挂单,再好好修佛理。刘基知道自己劝不动他,也没再费力劝他。徐妙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等燕王回来,她早已做好了麻油豆腐。她还穿着一身朴素之装,桌上也都是一些素菜,燕王不解,听完妙云的解释,他深以为然。朱棣不日要去凤阳当一个屯田的小卒,他以为妙云会留在京师。不承想,妙云已经向马皇后请旨,要跟随朱棣一起去。燕王支支吾吾,妙云便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是不想告诉自己,还是不能告诉自己。燕王的回答让她露出笑容,显然他现在已经接纳自己了。善哉!妙云也回答妙云。

  朱棣身穿百户盔甲,离开了京师,随同一起去的还有知院张玉。柏雅伦海别站在人群中,目送他们离开。抵达凤阳,一个本要升百户的张总旗张武,面对抢了自己百户名额的朱棣,面色不佳。他不知道自己面前这个化名为朱四郎的人,是当今陛下的四儿子。铁铉在凤阳府怀远当知县,另一个身份是锦衣卫,看到朱棣隐藏锦衣卫指挥副使身份来到这儿,露出诧异之色,可该行的礼却没有少。运往北平的军粮,经由水路运输,中途下起大雨,河道淤堵,看起来似乎要耽误运输时间。为了不影响朱棣的军粮,如果他不注意,不是被雨冲走了,就是暴露了。

  元人奇袭军屯,戍守的明军无一人生还,将士取回元人袭击时用的箭簇,那是铁骨狼牙做成的,徐达和李文忠立刻明白,只有扩廓的贴身侍卫才能用得起这种箭。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王志告诉徐达,要是漕粮再运不过来,城中仓再过三个月就要见底了。徐达让王志准备好空余的粮仓,两个月内会有粮食运过来。实际上并没有粮食要运过来,徐达只是先夸下海口,然后上奏本求助于京师的朱元璋。扩廓对大明了如指掌,如果两个月内没有粮食运过来,北平大军就要有大麻烦了。辽金是陆上藩属,不是海上藩属,在战事中一般都是败兵,回师是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把粮食这件事交给朱标来处理,大臣所告诉朱标的,皆是缺粮、河道淤堵等字眼,即便通过军粮变赈粮来发动民众疏通河道,所募集的民工也才两万人。王月悯也很快知悉此事,大为高兴,明军缺粮,和她脱不开关系。她进宫找海别,说起了检校。朱元璋对臣子,从来没放松过警惕,所以她要借这个君臣相疑的种子,继续将大明搅成一滩浑水。海别在宫中,难以施展手脚,但她有一个可利用的人,那就是李景隆。三月十一日,朱元璋生日前一日,海别送了他一束鲜花,来表达对李景隆的感谢。

  随即,王月悯去见吕氏,故意提起了李景隆。吕氏听者有心,便对太子吹枕边风,太子顺其心意下旨诏李景隆进宫,教朱雄英和朱允玟兵法。妙云跟随朱棣到凤阳,俨然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民妇,听其他民妇说了张武和卢家幺妹之间的事。凤阳民众重获被公侯霸占的良田,喜出望外。铁铉还有另一重身份锦衣卫,他私下里查到了不少公侯干的龌龊事,皆上报燕王,再由燕王传回朝廷。公侯司马约请张唐以及玄宗老儿李景隆一起去探听新天子的处世原委。

  锦衣卫查到的消息里,有朱亮祖父子私通扩廓之秘,徐达传回来的奏折,证实了这个消息。北平缺粮,胡惟庸想出了一个办法,以盐易粮。朱元璋本还有些犹豫,马皇后寥寥几句,最终让他下定决心行开中法,以盐和茶为中介,招募商人输纳军资。看到铁铉精通食货之术,朱棣有些意外,铁铉表示这都是跟他的师傅道衍学的。妙云今天看到张武当街卑微地求人买他的粮食,他还单臂拉住了惊马。妙云提醒朱棣,有功夫不如多关心他的属下。朱棣伸出了双手,饶有兴致地倾听。

  张武还对朱棣顶了自己的百户而耿耿于怀,朱棣想同他比试,若是他赢了,朱棣让他当百户,张武有些动心了。于是他找到张武说:臣本布衣,身居高位,今天虽然没有开封府的官职,但是,朕想同你比试一下,问谁的功劳大?张武看了一眼朱棣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朱棣这个人以前就是高位官吏,一般人难道不知道吗?张武知道他的意思,于是劝说他:陛下要想比一下,皇上也想要比一下,如果朱棣输了,朕明天就把他怎么样。

山河月明第11集剧情介绍

  张武和朱棣一起比试,张武力大无穷,接连两次把他摔翻在地,最终他跟张武认输了。张武十分得意,在酒楼正让老板去拿坛好酒。张玉和朱能故意说话给身后的张武听,说朱棣输给他是故意的,张武却没看出来朱棣在让着他。张武一听受不了,拿着当掉玉佩剩下的一些钱去还给朱棣,朱棣没有否认自己是在帮他,但他也复把钱丢回给他。朱棣之所以帮他,是因为张武是自己的总旗,倘若他当自己是兄弟,就把钱拿回去,如若不当,直接滚蛋。闻言,张武愣住。刘备问张武,大哥请你再想想。

  官差上门来征税粮,带了私人的大斗来征收,张武是个老实人,话没讲两句就挨打,娘亲、妻子也受人欺负殴打,他双拳难敌四手,被绑在柱子上。张玉以秦王府护军百户的身份去见妙云,希望她能知悉此事。张武知道民不与官斗的道理,但没想到他们居然还调戏自己的娘子。朱棣带人去解救张武,浩浩汤汤准备带人带斗去衙门讨公道。妙云及时来劝阻说,朱棣不能去衙门。秦王府秘书估计将秦王府的各大官员请来。

  这里官官相护,倘若县令惩治了官差,那县令这一年的考绩算是完了,更有可能丢了县令官职。而朱棣在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百户,不是在京师的皇子。妙云所说不无道理,但朱棣还是带人去了县衙,妙云赶紧让张玉去找铁铉过来帮忙。果不其然,朱棣等人很快以聚众闹事、殴打官差的罪名被绑,知县苏大人只惩罚带头之人,没想到朱棣手下的人害怕被罚,立刻背叛了朱棣,除了张武以外,其他的人都说是朱棣带他们闹事的。此事过后不知道原委,倒是官场上,一直是一些官员对下属教育小孩严格教育,被训斥下属的,现在很多企业、机关、还是有时候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踢皮球,放羊式教育。

  铁铉来求情,苏大人不予理会,比他们更高一级的大人亦表示要严惩不贷。情况一度十分惊险,直到秦王和晋王的到来,事情才有了转机。他们说张玉是秦王府的护卫,又是二嫂的家丁出身,与朱棣是旧识,所以秦王要给他这个面子,让他们放了朱棣和张武。县令不得不释放朱棣,秦王和晋王准备上马离开,铁铉提醒晋王,秦王乃是兄长,理应等他上了马,晋王再上马。铁铉还不卑不亢地表示,以私情而坏法度,大明迟早祸之将至。晋王不信,秦王很生气,把两人拉出去给秦王求情。

  秦王替朱棣上药治擦伤,从晋王和四弟的对话中得知,他不是被罚来凤阳的,而是另有任务,马踏青苗的事也不是真的。他们瞒着自己,秦王有些生气。燕王离去前,晋王丢给他一枚王府的亲军护卫令牌。与此同时,苏大人也得知了朱棣的真实身份,脚步一浮,差点踉跄摔倒。张玉对朱棣改观很多,他告诉朱棣,齐王之所以屹立不倒,因为他从不掳掠牧民,以及爱抚士卒。张玉的话,让朱棣若有所思。今天手下的兵背叛他,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朱棣却尚且还有很多的选择。不久之前,秦王朱策想以军事手段胁迫前朝武帝立即废掉晋王,可惜最后被朱棣击败。

  之后妙云也对朱棣说了曾母逾墙的故事,意在提醒他这里不是京师,做事要三思,免得生祸端。朱棣非常庆幸自己娶了她这么一个能干精明的妻子,对她更加接纳了。朱棣带着手下去校场练兵,张玉和朱能感慨他颇有大将之风采。太子收到了朱棣和铁铉的密报,便去告诉朱元璋,而朱元璋已打算放手国事,并不想理会。苏彬侵占拨给军户的无主田亩,加之得知朱棣来凤阳调查,他畏罪自杀了。朱棣出生于显赫家族,生性才气过人,至今不敢轻言过往。

  铁铉说,这吏治是一篇大文章,为什么有人敢违反枉法干不法贪污之事,原因或许没有那么简单。胡惟庸亦告诉太子,现在北边和西边都在打仗,朝廷分不开精力去吏治。他会想出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可看完胡惟庸写的计策,太子忽又想起刘基曾说,士大夫、读书人才是国之根本。因此太子和朱元璋建议开科取士,可朱元璋却说,在文教未兴之前,他不会开科取士。百姓、有钱人才是根本,所以开科取士,什么书都是好书。

  北方捷报传回,徐达获得北线大捷,朱元璋率大臣朝拜。回宫之时,太子提议让胡惟庸晋升右相,召回刘基当左相。朱元璋没有同意,因为他还是信不过胡惟庸,因此他让胡惟庸中书独相,看看他能聪明到什么地步。有不少官员想登门庆贺,都被胡惟庸差人挡在门外,他不收礼,只想坐个干干净净的丞相。朱标隐藏身份坐在马车里,将管家对官员们说的话听得一清二楚。朱亮祖感谢胡惟庸,他果然实现了诺言,胡惟庸提醒他,隔墙有耳。朱标到马厩里,把里面的一堆人哄开了,说:明天就把大件的下南阳堰、袁州等古墓找出来。

山河月明第12集剧情介绍

  胡惟庸没要朱亮祖拿来的东西,同时还让他回去告诉宋国公,他之后还要再小小地得罪一下他。隔墙的确有耳,扫地的小厮靠近门窗听胡惟庸和朱亮祖的对话。朱亮祖前脚刚走,涂节就过来了,祝贺他成为了中书独相。胡惟庸不愧是一个聪明人,他对朱元璋的心思十分了解,此时的陛下一定是还不太相信自己的,所以他还要继续小心谨慎。不久后,胡惟庸向太子进言,提议于亲军都尉府,另设勋位。此时太祖驾驭的马军已经进入军中,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何必要轻易地让亲军都尉府封为官职。

  朝上,胡惟庸启奏,一设勋位,由天子掌管;二请年长藩王,即刻就藩。朱元璋的心思被胡惟庸猜得透彻,所以这两件事他都准允了。胡惟庸事事顺着自己的心思,朱元璋觉得他真有意思。马皇后提醒他,与忠言逆耳的魏征相比,胡惟庸输得彻底。但不管如何,三王就藩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朱元璋也想看看他的这些儿子们究竟能不能护卫这大明的江山。皇帝下诏:今天在上下五千年下来,手下为难者不可胜数,没有一个肯服从。

  晋王要挑选士卒,本应该在自己人里选,但朱棣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来凤阳选。妙云告诉他,陛下让曹国公来凤阳主持武试,试秦王、晋王和燕王。朱棣安抚妙云,他自有主意应对这次武试。晋王已经在准备,但王月悯病了,秦王或许顾不上武试。此时的王月悯缠绵病榻,海别来看她,王月悯叮嘱她替自己去凤阳看看秦王和燕王究竟如何,一旦三王就藩,公侯们手中没了兵权,她们的心血就白费了。伯也台家族的儿女,没有寻常子女的福分,王月悯要求海别谨记这一点。海别在凤阳城里唯一说得上话的人,王月悯趁机还礼。

  朱雄英也要求去凤阳,和马皇后闹来闹去,马皇后又去和朱元璋说这事,朱元璋同意让海别带着雄英前去凤阳。太子下令,让朱棣和两位亲王招募亲卫,五日后校场演武,张武目瞪口呆,没想到朱四郎竟然是燕王。为了给朱棣招男丁入燕军,妙云典当了自己的首饰,拿钱补贴入燕军的家户,倘若演武中受伤,可永久纳入燕王府邸,永受供养。五日后,演武场,由曹国公李文忠主持演武,各方都严阵以待。朱四郎太子府问,你有人事变动,记不记得,如果记得,还请大伙到场打个招呼,朱元璋一笑说,四郎,你的追悼会已经定了,各位进,我是朱四郎。

  先是秦军对战燕军,很快溃败,然后是晋军对战燕军。晋军的防守不错,但晋王坐镇中军,燕王却带头冲杀,士气高昂,最终也打败了晋军,获得了演武的胜利。晚上庆贺,太子让大家也为燕王贺,四下顿时一片寂静,还是盛庸带头,大家这才呼应。妙云去抚慰受伤的士兵,不分燕军、晋军或秦军,她说在座的诸位都是大明的勇士。朱元璋和马皇后收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他在版图上的北平处写下了燕字。真是个好人,明眼人都看出来那里写了个节。

  晋王生性高傲,自诩是诸王冠首,这次功败垂成,生气地殴打下属,还擅自在卯时离开。太子着盛庸追回,罚了他军棍。朱棣随同太子走在田间地头,聊了许多百姓的事和民生之苦,对于污吏,太子是痛恨的,但总是灭不完,况且凤阳还是朱家的龙兴之地,勋贵还敢知法犯法,实在是猖狂。他让朱棣跟自己去巡视北平,再转回京师。不过朱元璋令有计划,让他和妙云先回京师,给他生个大胖孙子。祝枝山道:老兄,你还是南京的,兄弟几个,都是个干儿子,怎么一个这么机灵呢?朱棣严词地打道:你这个路数,我还真是不懂,我放生别人了,他吃你那个亏哩。

网络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