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芳华第17集剧情介绍

 

  青山依旧,流水东逝,山涧之中仿佛还残留着腥风血雨的余味。蒋长扬独自踏上那曾令千万人扼腕痛惜的山涧之路,双目间写满悲怆与悔恨。陆丞相,当年与他携手许下誓言,要将国家从水深火热之中救出,守护苍生安乐。岂料宁王心如铁石,竟然在风雨如晦的一夜之间,将忠良陆氏一门屠尽,将那些无辜的妻儿、稚子投于荒涧狼藉。这惨烈的代价,如利刃在蒋长扬心头来回斫击,未曾愈合,只余苦楚与愁思长伴左右。

  昔日并肩共誓的友人已成黄土,国难当头,江山如画,却无处安放这断肠的哀思。望着山涧之下的残阳,蒋长扬内心泛起滔天巨浪。他痛悔不已,自责未能阻止这人间惨剧,更忧心自己的命运会否如同陆丞相一般,牵连无辜之人。思及至此,他愈发悄然与何惟芳拉开距离,只为护她周全,不愿其步前人覆辙。

  何惟芳不曾被一纸诀别信击倒,柔弱的表象下潜藏着坚定与无畏。她深知蒋长扬的所思所虑,更明白爱情里并非都要从恶虎逃生避之唯恐不及。相反,遇到危难,正该携手共进。接到蒋长扬再无交集的冷淡讯息时,她心如寒潭,却依然不弃不离,反而更加坚定自有作为。脚步轻巧,她悄然前往蒋长扬住处查探一切蛛丝马迹。

  一路追查之中,何惟芳发现了深藏真相的线索。那双军靴上的红色陶泥显得格外刺眼,而这泥土唯有西郊才有。灵机一动,何惟芳便易容成乞丐,踏遍西郊大地,用心良苦只为寻见蒋长扬。殊不知,蒋长扬麾下心腹早以利眼察觉,将她擒获后上报。人人皆以为她是宁王派来探风的细作,直到蒋长扬亲自揭开帽兜,才见得芳容。

  久别重逢在帐篷之中,满地狼藉的遗书成了一道最沉痛的风景。每一次提笔,都是一名好男儿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社稷苍生。他们放弃儿女情长,甘愿赴汤蹈火。何惟芳默默收集着这一切,胸中激荡起悲壮的豪情。终于,她看透蒋长扬颔下的决绝,也明了自己的抉择。淡然一笑,她将“放妻书”书于案前,告诉蒋长扬:你放心去做你想做的大事,我自会坦然担当风雨,无怨无悔。

  临别时刻,何惟芳不经意瞥见那根熟悉的玉簪静静插于文书之中。此物本是她所赠,曾经断裂,如今却以黄金灌注,将残缺勉力弥合。蒋长扬谎称早已遗弃,实际却将它藏于最重之地。这些流露于细节里的柔情早已化作心灯,只是宿命弄人。何惟芳苦笑凝眸,细细端详后又将玉簪折断,仿佛想把一切情爱都折进岁月长河。三郎赠簪时已是断物,或许自那一刻起,命运已悄然做出安排。

  既然彼此缱绻终无可避免的别离,何惟芳不再犹豫。她将自己的事业放到更远的地方去开拓,决心将芳园的香帆飘扬江南,把芳园的事业做大做强。于是,她宣布即日便要南下经营芳园新店,并让这个消息在整个城市传扬开来。她要将芳园织就的盛景,作为对命运的一次倾力抗争,作为给予蒋长扬的承诺——哪怕山河离乱,各奔前程,姑娘自有诗意人生。

  白日里,何惟芳身着素衣,率领一众伙计在江船上办起盛大宴会,更借机售卖自家好货。船上杯盏交错、歌笑喧天,映衬得水光潋滟、人间烟火气升腾。商贸的繁华掩不住心头的苦涩,她于浮世喧嚣中独守一抹清醒。这一切繁华铺陈,不过是内心的诀别宴。蒋长扬的心腹悄悄传信,告知今日乃是最后的重逢良机。若今夜不见,恐怕今生再难重聚。

  夜色如墨,月华如洗。蒋长扬终究无法抑制心中的思念,披衣而起,踏夜而来。他来至花船之上,只见何惟芳孤独地站在甲板旁,明月之下,她如同一株摇曳的芦苇,虽柔弱却格外坚韧。酒壶失手跌落水面,她险些失足,蒋长扬疾步上前,紧紧揽住她的纤腰,将她牢靠地抱在怀里。此情此景,仿如浮云散尽,天地无声。

  眼眸交错的瞬间,仿佛千言万语都融化在无声的凝视中。两颗等待太久的心,在命运的夜色里热烈跳荡。他们早已承受了太多生离死别,感情几经波折、误会和离间,此刻却终于冲破世俗桎梏。蒋长扬热切而无悔地吻向何惟芳,任情感如烈火燃烧。一夜春风,数年等待,心意终成眷属。

  人生如潮,盛世如梦。激情过后,春闱已至,新的抉择、更多变数扑面而来。蒋长扬原是寒门子弟,经历无数艰辛才获得为天下寒士谋前途的机会。而当此关头,达官贵人们早已磨刀霍霍,纷纷托请宁王,图谋为自家子弟走捷径。天下仕途,已然暗流汹涌,理想与现实、忠诚与背叛即将在人生的大幕下轮番上演。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