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日第2集剧情介绍

 

  11月26日,城市上空风云骤起,街角的霓虹尚未亮尽,墨马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唐绍戎却在喧嚣与冷风之间猝然倒下——一块巨大的广告牌脱落坠落,如同一记冷酷的审判。初到的警方按流程给出“意外”两字,尝试以技术与概率解释死亡的突然而必然。然而悲怆裹挟着执拗,唐绍戎的女儿唐心挺直脊背,坚持那不是意外,她提到父亲在同事韩颂身亡后便心绪不宁,仿佛预见了某种看不见的手正悄悄临近。一个月前,韩颂,这位负责集团业务的高管,被认定为意外触电亡故。两起突发的崩塌,一个家庭的破碎,一家企业的阴影,悄然重合在同一条时间的暗流里。

  丁奇蹲下身,耐心抚平现场留给人心的惊惧,又转头去看韩颂出事的地点。日期像钉子一样钉入他的脑海——10月25日、11月26日,两个被称作“循环日”的日期,像潮水一样在他经验的岸线反复拍击。他知道,任何表面上勉强说得通的巧合背后,总潜伏着更坚硬的因果。果然,在灯箱焊接处,技术员检出爆炸物的微量残留。局长闻讯厉声斥责一科早前以“意外”了结的草率,案子被迫掀开重新梳理。丁奇顺势提起韩颂案,于沛珊迅速检索背景——唐绍戎负责科研,韩颂主管业务,两人曾共同发表论文,学术与商业之间曾经交握,如今却一前一后离奇离场。

  阴影终于开口发声。一段匿名视频抵达警局,镜头里浮现一只“乌贼”的拟像,幽暗滑动的触手仿佛戏谑着秩序的边界。它冷冷宣告:很快,墨马的CEO墨远致将与唐绍戎、韩颂“团聚”,整个墨马集团也将步入毁灭。调查顺藤摸到权力的核心——墨远致与唐、韩三人持股比例叠加可以控制公司命脉,如今威胁直指掌舵者,下一刀落向何处,已不言而喻。局长当机立断,令三案并案侦查,誓擒“乌贼”。灯光下的警徽稳如磐石,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人心的战场,总比案件的现场更难勘察。丁奇隔着夜色,仍旧不免想起安岚。她轻声告诉他,母亲离去这件事,她已渐渐学会与它共处、与自己和解;她也希望他能放过自己。三年前的一场追捕,恰逢放学时段,丁奇研判后封锁了学校正门前的要道,嫌犯却从另一条未设卡的路疯狂逃逸,撞上了安岚的母亲。那一天,本该是她披上学位服、拥抱未来的毕业典礼。命运在喜乐与悲恸之间只抖了一下手腕,木已成舟。那并非“循环日”,没有重来的机会,没有修正的路径,丁奇只能背着愧疚,学着在时间的背影后默默行走。

  案牍堆叠如山,风声又紧。丁奇主动请缨,要求贴身保护墨远致。局长从一科与四科抽调精干之人,组建专案小组,由丁奇挂帅。段峥对此颇有微词,觉得大可不必出这个“头”,锋芒太露只增是非。丁奇却按住心口那份冷静与笃定,只说他有把握。众声喧哗之中,责任有时就是迎着风向前迈出半步,不为邀功,不求喝彩,只为把未知拉回到可控的轨道上来。

  为了让每一只隐藏的眼睛都化作证据的光,于沛珊接过丁奇亲自组装的一套监控设备,开始从数据与轨迹里重塑真相的轮廓。与此同时,丁奇化身“总裁助理”潜入墨马,进入墨远致的办公室,目光掠过每一处细节,像在读一本被人故意撕掉目录的书。墨远致谈及集团的前沿项目,正处在临床试验的门槛上,一旦成功,半数传统药企将被迫改写版图。话语间野心清晰、版图宏阔,然而越是宏伟的目标,越容易引得暗礁潜伏与涌浪叠起。

  权力的更迭从来不只在董事会里悄悄投票。韩颂死后,他的儿子韩宇飞进入公司,虽无具体职务,却握有不容小觑的股份,一跃成为墨马的第二大股东。唐绍戎的女儿唐心在三个月前大学毕业后亦入职,初入实验室,身份只是最底层的研究员,却又是第三大股东。这两位年轻人的背影,夹杂着丧亲之痛与资本之重,既被推上风口浪尖,也被逼到岔路口。一家企业的命运,在此时此刻被年轻的手心与旧势力的掌纹一同揉捏成形,既脆弱又坚硬。

  走廊里回音微微,电梯门合拢前,安岚与丁奇迎面相遇。他坦言此行为保护墨远致而来,举止仍如往昔般克制而温和,在拥挤的电梯间用肩膀为她挡下一侧的逼仄,二人短暂相视,目光里有一瞬被照亮的柔软。彼端,墨远致与妻子俞诗雅婚后一直未有子嗣,一旦他遭遇不测,名下大部分资产与股份将依约归于俞诗雅。丁奇于夜间复勘墨远致住所,尤其加强了院子东南角的监控部署,角度、焦距与盲区逐一校正,如棋手布阵,以求将每一格阴影都纳入视线。

  时日一天天过去,风平浪静反倒像是另一种无声的勒索。连续多日,办公室的灯如常,走廊的脚步声如常,连保安的点名都像精确的钟摆——却没有人敢断言危机已然远去。12月17日晚,丁奇设宴慰劳同僚,席间推杯换盏,段峥趁机试探挖走一科黄元的手下,还不忘对大发劫案摇旗呐喊,言语之间锋芒毕露。场面愈发喧嚷时,丁奇悄然起身,像从热闹的水面潜回冷静的水下。

  他在安岚回家的路口等她,一路护送至家门。街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冷风里甚至能听见陈年的叹息。安岚忽然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是因为愧疚,还是另有其因?话音轻,却直抵人心深处。丁奇沉默,目光里掠过一道不言自明的波光,终究没有给出答案。沉默并非逃避,而像在漫长的夜里按住鼓点,等待某个更恰当的时刻揭开盖子。案情的暗流并未停滞,威胁仍在逼近,然而在这片被风吹得微微颤动的夜色里,人心的重量、守护的决意,已悄悄完成了新的校准。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