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海第18集剧情介绍

 

  萧秋水明知自身功力薄弱,却执意以血肉之躯迎向权力帮的锋刃。烽烟骤起的刹那,他的眼神如寒星,决绝之意不容置疑。太禅天正见他以命相搏、毫不后退,心中一震,便起了以自身真元相助之念。然而两人皆染蛊毒,此举若成,萧秋水极可能被毒力牵连,承受挫筋断骨的剧痛。萧秋水闻言,立时跪于两位大师面前,口中并无求生之语,唯有仰天长叹:他本已将死,若能在最后一息重创权力帮、护佑双亲周全,纵死亦无憾。既已立志,三人当即盘膝入定,内力贯注如江河相接,真气缓缓转移,涌入他羸弱的经络。体内毒蛊潜伏躁动,真元与毒力相持,痛如铁索穿骨,但萧秋水咬牙不吭,任由热浪般的功力在四肢百骸中奔腾,生死于一念之间。

  时光如水,静坐传功之后,萧秋水的武学境界竟一日千里,剑意澄明、步法如风,就连素以凌厉著称的宋明珠,也在他掌下败退。此时柳随风匆匆而至,冷笑着将萧西楼的玉佩掷落其前。萧秋水记起父亲曾言此物不离身,心中顿起凶兆:若玉佩远离,恐是双亲已遭毒手。他不再迟疑,寒光骤凝,一往无前地扑向柳随风。两人交锋,每一招皆奔着命门而来,刀光剑影中杀机四伏。太禅天正在一旁观之,惊诧萧秋水本该为蛊毒所苦,却宛如不受影响。思索间悟得一理:自从萧秋水先前被废武,体内余力近乎尽散,蛊毒难以附着深厚内力,方暂时失效。此念一出,心中却更加沉重——这份侥幸之安,也不过是风雨前的短暂水面。

  正当这场生死较量越发凶险之时,少林寺的龙虎突然出手袭向太禅天正。他面色沉凝,坦言曾受权力帮恩惠,念念回报,然又蒙天正多年教诲,心有愧疚,唯以死谢罪。此语既出,刀剑之情一瞬化作恩怨之困。莫艳霞亦换阵而行,随柳随风一同攻向浣花派。萧秋水以水为剑,清泉化线,指掌随势,冷辉如虹,直刺柳随风胸口。柳随风不甘示弱,丹田真气尽数涌出,以更重之力猛攻反击,二人彼此皆负伤,血色在夜色中晕开,如一朵悲怆而冷静的花。终究柳随风收势而退,率众离开。风过之后,太禅天正气息尽断,归于寂灭。萧易人闻讯奔至前院,见萧秋水长跪不起,询问方知双亲终于失散于柳随风之刃。萧秋水悔恨交加,痛斥自己轻信不察,才将萧西楼引入绝境。萧易人怒火攻心,忍不住对他当胸连击。萧开雁初不知情,听闻经过,愤恨难平,直言宁愿萧秋水当初就死在广陵,以免今日惨剧。

  柳随风本不料萧秋水成长如此迅捷,心中既惊且惧,然自以为连杀太禅天正,仍算不虚此行。莫艳霞身份已露,只得折返峨眉复命。临行之前,她嘱宋明珠好生看护心上人,切莫再生枝节。宋明珠念及柳随风多次斥责自己僭越,不敢多言,唯有低眉应之。柳随风心底隐隐担忧莫艳霞会步少林龙虎后尘,反复权衡,却无更稳妥之策。然而世事如潮,莫艳霞刚出山门,便遭一名蒙面人暗下毒手,去路截断,阴影如幕,吞没她的足音与气息。

  夜幕低垂,康出渔在林间吹起一声幽长的口哨,作为暗号,随后与那位蒙面男子于暗影相见。对方神情自若,对权力帮与武林众派的缠斗颇为满意,口风轻飘却极具算计——他要借此纷争坐收渔翁之利,让各派互为刀俎,自身却置身事外,以最小代价攫取最大利益。风声从树冠间掠过,轻轻响动,似在为一场更大的阴谋启幕。

  萧秋水昏迷良久,梦魇萦绕不去,眼前总见柳随风冷刃加身,双亲倒地之景,血溅衣襟。他在梦中挣扎嘶喊,忽然惊醒,神智未复,将身旁的邓玉函与左丘误认为柳随风,手指如钳,死死扣住两人咽喉。两人顿时脸色惨白,气息几乎断绝。唐方在旁不敢上前,吓得语不成句。片刻后萧秋水渐渐清醒,放手退后,独自走入院中。他在月下踽踽而行,忆起父母昔日的慈祥与严苛,那些日常的教训与严词,此刻却像将他从悬崖拉回的绳索;思之越深,心痛越甚,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痕,抚之便疼。

  翌日清晨,萧家三兄弟开始为门下与亲人收敛遗体。萧雪鱼风尘仆仆赶回浣花,见满目疮痍,心如刀绞,暗恨自己来迟一步,愧对养父母。但事已至此,他只能沉声安慰,叮嘱萧秋水暂且休养,不可再强自出手。因时值酷暑,尸体不能久置,山下义庄又忧心权力帮折返强行收尸,难以容纳,兄弟三人只得在山上亲手安葬众门人。土垄一排排竖起,竹影摇曳如同冷冷的悼词。挖坑、覆土、立碑,每一步都仿佛在心头刻下新的裂痕;哭声不再外放,沉入胸臆,就连风也带着沉重。

  待诸般事毕,萧秋水回至剑庐,为萧西楼与孙慧珊立碑记名。山风自林梢横过,铭文尚湿,他指尖微颤,心绪如潮。曾几何时,他以为凭借某种“先知”的眸光,能够预见未来的曲折,提前阻断灾祸,改写众生的走向。行至今日才知,世事无常如沙流,握得再紧也会从指间漏尽;他那一点自负与天真,终究在铁血与离散面前不堪一击。回望一路深谷与曲径,所能守护者,唯有初心与亡者之名。他不再奢谈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只立誓以己身为灯,以所学为刃,护浣花残庇,护手足同门,护这片曾以温柔与清明相待的山河。若命运仍要以风霜试人,他愿以更坚韧的心,走完未竟之路,不负碑下二老的目光,不负自己流过的每一滴泪。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