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海第10集剧情介绍

 

  李沉舟心底的尘封回忆,被一阵骤来的风轻轻掀开。那年燕狂徒独握英雄令与《忘情天书》,凌厉无匹,三大门派合围讨伐,刀光剑影连成天幕,却终究无法触及他半分衣角。直至一枚冷厉如秋霜的暗器破空而至,划向颈项,燕狂徒身形一折,似一缕游龙隐入云霭,从此不再现世。那枚由三大门派联铸的英雄令,背面按印的是各掌门的掌纹,权作江湖信任之证。可柳随风从邱伯处抢来的却毫无掌纹,形似而灵魂不在。李沉舟随手掷出英雄令,金铁交鸣之声方落,柳随风方知自己被人布下精妙棋局。早在邱伯行迹露馅之时,萧秋水已面向吴老夫人献策,令其未雨绸缪,只是除了萧西楼夫妇,外人皆被蒙在鼓中。此次行动不但失了先机,还折损众多弟子,权力帮副帮主柳随风难免成为众口所指。李沉舟见势不妙,下令重启英雄令的真伪调查,却命剑王与柳随风并肩而行,同往探查,借彼此制衡,免再走漏半点风声。

  暮色低垂,萧秋水独坐凉亭,借酒浇胸中郁结。唐方自柳随风掌下幸免于难,心怀感激言辞恳切,萧秋水却只说那是自己应当承担的分内之事。话锋一转,他忍不住叹息,许多变数如沙涌潮落,既未能守护唐柔,也不能阻止友人投入背叛的深渊。唐方轻拍他肩,柔声劝慰:江湖险恶,凭一人之力终究难以扭转乾坤,但若将“不忘替唐柔报仇”镌刻于心,总有一日能见因果回环。张大侠此时也将英雄令留给吴老夫人,言语间不禁钦服萧秋水对兄弟的侠骨柔肠,遂托付随身匕首,请吴老夫人转交于萧秋水,并表明愿拜其门下求道学艺,以身践行义字。

  吴老夫人顾虑萧家困境,动了以吴喆麾下铁骑驰援之念。萧秋水却当机立断,以观全局之眼断然否决。他言之凿凿:萧家之困纯关江湖恩怨,一旦牵动朝廷兵马,必然惹来外邦窥伺,民生涂炭,且吴喆必遭非议,言者不休。此刻只需遣人密信萧易人,通明利害、保全根本。吴老夫人闻言,叹息良久,终允其策。是非恩怨与国计民生,萧秋水以一己之见守望着脆弱的平衡,不让一城一地的血雨连带成为天下苍生的伤痛。

  月色如洗之夜,宋明珠携石松丸前来,愿以药力助柳随风调理伤势。柳随风却冷言相拒过度关心,嘱她只需尽己职分,不必再将情意缠绕于他。随后赵师容与柳随风促膝而谈,劝他切莫急躁,凡事不可一人专断,理当广纳意见,审时度势。柳随风表面从容,心中却已起了波澜,立刻命宋明珠重启线索搜罗,新一轮调查悄然展开。权力帮的暗线如蛛网般重新织密,隐在夜幕之下的耳目,捕捉着每一道可疑的气息。

  夜深人静之际,萧秋水又在梦中触见唐柔的身影。她的笑、她的泪、她在风里回眸的温柔,都让他从梦里惊醒,掌心仍存余温未散。门外递来的锦囊,字里着落着一桩不可思议的嘱托——劝化柳随风。萧秋水苦笑摇头,直言此言如戏弄人心。柳随风身为权力帮副帮主,心志锋利,权衡利弊如刀走偏锋,要在短时内化其戾气、挽其利心,无异于逆水行舟。与其妄图改变他,不如先稳住萧家根基,早日扶持掌门之位归属正途,让局势按照既定章法展开。他生怕再牵连无辜,遂独自购下一辆马车,启程回锦中。途中狭路逢劫匪,刀来剑往,一番缠斗不免误了时辰。唐方闻讯疾至,萧秋水劝她早归唐门,以免深陷恩怨旋涡。唐方却执拗如常,言辞恳切,愿与他同行,誓救萧家于危局之中。

  林间薄雾缭绕,夜露打在枝叶上发出细微的声响。二人临时扎营,篝火旁分食简餐。唐方忽忆童年练功受罚,饥肠辘辘之际,唐柔偷偷将剩饭塞到她手里,温热的米粒给了最朴素却最真切的慰藉。眼下情境似曾相识,回忆与现实交叠成画。萧秋水抬眼看天,指点繁星,每一颗都闪耀着久远的故事。他轻声说起唐柔,竟以天平座男子来描摹她的气质——公允而克制,温和中藏着不屈的衡量,宛如夜空中恒久的秤砣。唐方闻言,忍不住被星座之说逗笑,似是开启了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觉得玄妙新奇,仿佛人心也有星轨可循。

  宋明珠很快上报了新动向:萧秋水已与吴老夫人告别。柳随风据此推断,英雄令极可能落在萧秋水身上。沿途各门派念在权力帮的威势,不敢公开拦阻,反倒让萧秋水行有余裕。至于唐方始终与萧秋水同行,柳随风心生一计,命宋明珠前往联络唐门唐宋——那位曾对权力帮示好、愿在暗处相助的人。棋局再布,黑白子一落,胜负便藏在细不可闻的消息与人心的缝隙之中。

  很快,萧秋水走访锦中各门派,求援之信如水面投石,却不掀半点涟漪。无人敢应,只因江湖恩怨牵连深广,众人自保,避祸为先。唯一不愿掺和外界纠葛的唐门,成了最后的可能。萧秋水本不欲打扰唐门的清净,唐方却以家中情份相劝:回去一试或有转圜,父亲或许能伸手相助。二人返至唐门,未料迎来的却是盘布已久的机关与算计。唐宋、唐晴兄妹早设圈套,先以巧语诱唐方入内室,继而施以控制;前厅中,萧秋水亦步入重重机关阵。唐宋收到了权力帮的密信,认定英雄令即在萧秋水身上,打算先行搜出证物,再至吴老夫人面前翻起长房旧账,意欲借势挤压对手,于暗潮中谋得家族利益与江湖名望。

  萧秋水静观陷阱,心中另有盘算。他虽陷制,眼中却无惊惧之色,仿佛早在预想之中。江湖之事,往往不在刀剑,更在人心。此刻的他明白,真正要护的,是萧家尚未熄灭的薪火,是同袍兄弟间脆弱却必须守住的信念。唐方在内室里挣扎,心急如焚,却也被迫见识到权力与亲情相互角力的残酷。她的眼泪在灯火下闪着光,像未干的露,折射出人心的复杂与无奈。

  与此同时,邓玉函回到海凛剑派,直叩山门,却被父亲铁面拒绝。自幼耳濡目染的是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的侠义之道,然而今日,父亲却闭门自守,避谈是非。邓玉函立于门前,望着熟悉的匾额与风中猎猎作响的宗派旗帜,心中苦涩难平:他不明白,曾经教他挺身而出的那个人,为何在此刻不愿践行曾经的教诲。江湖上的风,吹过剑派的屋檐,也吹过少年的心事。动荡中,每个选择都将成为一道深刻的印痕,刻在血脉与记忆里,难以磨灭。

  风云未息,苍穹压境。李沉舟的再查之令如石入深潭,激起涟漪;柳随风与剑王同行,既是协力亦是牵制;吴老夫人权衡利害,暂收铁骑;萧秋水披荆斩棘,背负情义与使命于身;唐方在亲情与侠义的两端拉扯;宋明珠与赵师容在权力帮中谋策筹划;唐宋与唐晴以机关佐以书信,铺陈一局;邓玉函更在门派与理想之间,艰难地打量自我。所有人被卷入同一场大局里,像星辰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悄然拨动,各自的光芒在黑夜里交织又分离。英雄令不过是一枚引线,真实的火焰灼烧的是人心,是信与不信、义与不义、守与弃之间的抉择。待到夜色破碎、晨光初起,谁能以无愧之心面对彼此,谁又会在历史翻页的一刻,留下不可挽回的印记,尚无人知。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