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第10集剧情介绍

 

  阴霾像一层铺天的铅云,压在每个人的肩头。曾大伦日日眉间紧锁,心口像被无形之手揪扯,一方面惧怕日本人随时会伸出血腥的獠牙,一方面又担忧父亲曾培德继续与之硬抗,终至满盘皆输。阿金看在眼里,动起歪心思,劝他不如转移长者的锋芒:让曾培德分神,便无暇与日本人针锋相对。恶念像一粒沙落进齿缝,细微却折磨人。很快,阿金把主意打到筱燕红身上,一桩阴谋悄然铺展。

  那日,筱燕红兴致颇高,腕间叮当作响的首饰在阳光下闪烁,她与林斯允、与素日里亲近的长辈巧遇,笑意盈盈,言谈间满是对腹中胎儿的憧憬。手握遗嘱中属于她的那一份,她愿意用全部的温柔与勇气迎接这个生命。然而转瞬即是惊雷,腹中绞痛如刀,面色如纸,她被匆匆抬进急救室。走廊里,消毒水味浓得刺鼻,指示灯冷冷亮着,时间在焦虑的脚步声与断续的抽泣间拉长。林斯允蹙眉查看病情:血压危急下坠,母子只能保其一。她急切征询曾培德的意见,男人条件反射般吐出“救大人”,三分钟后却已变了主意,攥紧拳头,压下颤音,“要孩子。”冰冷的手术灯下,林斯允看着苍白如蜡的脸,看见一个鲜活生命在命运的刀锋上摇摇欲坠。作为医生,她明白医学的边界与誓言的重量,于万分危急时,终究选择守住成年人的这口气息。

  消息传出,婴儿未能保住。枪口的黑洞洞在空气里泛着冷光,曾培德怒潮翻滚,戾气直冲,几乎要将理智撕裂。他将枪抵在林斯允额前,扣扳机的指尖剧烈颤动。走廊尽头传来急促脚步,程敖冲到近前,嘶声力劝,眼中尽是慌与痛。拉扯间,空气像被硝烟熏得发苦。良久,枪响三次,子弹没入墙壁与天花板,火花一闪即灭。死寂之后,他掷下一句冷厉的宣判,宣布与程敖断绝父子之情。父子这一纸脐带,就此被怒火烧断,留下一屋子回音,冷得让人发抖。

  乱局外,另一条暗河涌动。当局召见,密会之中抛来一条要命的消息:G党将有一批药物与器材秘密转运,务必尽快查清去向、拦截在前。曾大伦与沈奕群被点名协作,话里话外更有官场的弦外之音——谁捷足先登,谁就一飞冲天。名利如钩,曾大伦心底的贪意悄悄长出尖刺。他不愿对手并肩,更不愿功劳分薄,于是把算盘拨到日本人那一边,悄然递出一张黑名单,欲借他人之手,除去沈奕群。

  夜深风紧,沈奕群像一道影子,敲开了程敖的门。他知晓对方与G党之间的牵连,不再绕弯,直言将有行动,叮嘱须得提前脱身,转移至更为安全的彼岸。他递出两张通往重庆的船票,纸张轻薄却沉甸甸,承载他对朋友的珍重。离去前,他又去教堂找了林斯允。圣像前烛光跳跃,照亮他并不张扬的情感,他将一把新房的钥匙放在她掌心——重庆的一处栖身之所,他说愿她平安,愿她幸福,也愿她与程敖能在硝烟之外,拥一隅清明。话音未落多久,教堂钟声尚在回荡,他便倒在日本人的黑枪之下。月色冷,血色暖,冷暖交织成一幅让人心碎的告别。

  竞争者既除,曾大伦以为功勋在望,催促手下径直闯向程家的码头,意图借用名义之便,截取那批紧俏的药材。谁料码头风声突变,曾培德现身,目光沉如深井。事到临头,诸般脏事无法遮掩——阿金指使女仆在筱燕红的鸡汤里做了手脚,祸根由此种下。曾培德一声冷喝,赫然斥责近来大伦行径乖张,悖于人伦。他雷霆出手,清除了程敖身边那些浑水摸鱼、与日本人暗通款曲的打手,现场血风一瞬,刀光疏影,不再留情。转过身来,又郑重警示程敖:不得与日本人有任何往来,哪怕只是一线牵。风从江面吹来,带着咸腥与铁锈的味道。其后,在程敖与林斯允的协力掩护下,顾维民终得以将那批稀缺药品安全送走,像把火种,从黑夜里递向更远的地方。

  1937年的枪声轰然落地,淞沪会战在上海城市的骨缝里震响。炮火撕开天际,铁与火在巷弄间交叠,医院的白墙被战争涂上斑驳的烟尘。林斯允的妇产科被征用为战时医院,每日接收不计其数的伤兵与涌来的难民。她披星戴月与死神赛跑,纱布被血水浸透又拧干,手术刀在昏黄的灯下反复寒光闪烁。一边是山呼海啸般退下来的伤患,一边是日本人的铁翅不知疲倦地盘旋天际,俯冲、投弹、掠走生命。就在这生死一线间,曾大伦沦为内奸,手持镜片在高处寻光,用一道道刺目的反射,引导敌机的视线,指向仓库、火药库、指挥部,指向每一处要害。他把冷硬的光芒当作利刃,划在同胞的血肉上,让街区化为焦土,哭声与轰鸣混成一体。

  祸心虽隐,终究纸包不住火。程敖嗅到不对,循着蛛丝马迹直捣曾大伦老巢,破门、搜查、火并,数声闷响将那些罪证与伪装一同撕开。对峙那刻,枪对准眉心,指尖却迟迟无法扣下——多少旧情旧义,终究让他难以在仇与恨之间变得铁石。曾大伦捕捉到这瞬间的犹豫,扯开一线罅隙,亡命奔逃。夜里街灯昏黄,他气喘如牛,跌跌撞撞奔向一辆熟悉的车,车门开处,是父亲的侧影。他以为自己找到了最后的护城河,骨血相连,该是天性里最固执的庇护。指节轻触额头的一瞬,仿佛又回到儿时的抚慰,温柔得像梦。可下一息,枪声干脆利落,回音在巷口炸裂。曾培德的眼神深不可测,沉默里藏着难以言说的决绝:在家国与骨肉之间,他选择让子弹替他作答。

  风从黑夜的缝隙里掠过,带走了余温,也带走了一个姓氏的延续。有人以一纸誓言守住生者的呼吸,有人以一腔孤勇护住药箱与火种,有人以残酷的方式斩断私情,只为守住更大的秩序与尊严。街角的瓦砾下,尚有尚未熄灭的火苗;废墟之上,也有新的花苞在风中探出头来。人心在刀锋上摇摆,然而正义与良知,总在最关键的时刻,拽住那只将要滑向深渊的手。血与泪汇流成河,洗净尘埃之后,留在史书行间的,是决裂的痛,是慈悲的光,也是为天下苍生负重前行的背影。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