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雪录第36集剧情介绍

 

  夜色如墨,宫墙高筑,剑锋映照出昔日的血与泪。燕迟怀抱沉甸的仇恨,执剑步入成王的寝宫。昔日的亲族,如今纵横捭阖、暗藏杀机,举世繁华尽失其色,只剩下复仇的独行者与罪恶的权谋较量。他冷然质问成王,是谁在权力的阴影下驱使蒋和英,将睿王残酷杀戮?成王在生死关头仍不舍伪饰,面对利剑依然强辩不已。燕迟再难抑制胸中愤怒,手中剑锋一寸寸地在成王身上刻下来自父亲冤死的每一道伤痛,似要以血偿还那些不可饶恕的过去。

  成王却狞笑不屈,他冷冷道出宫闱之中人人怀狼子野心,所谓成王败寇,局势只是未到终章。生死瞬间,他不忘反击,用言语激怒燕迟。他讥诮燕迟以秦菀之故自觉颜面扫地,才狠下杀手,宣称燕迟与秦菀才是真正导致睿王之死的罪魁。言辞激烈间,燕迟心头浮现秦菀的模样,理智一度回笼。但成王却在电光火石间自撞剑锋,以死成全了最后的控诉。他的目光如冰,似乎要看燕迟如何面对即将来临的圣上审判。

  燕迟无畏惧色,他携残血亲自跪于圣上御前,坦承罪行。冰冷的宫廷之下,权力的规则与亲情的枷锁无处不在,他只能手刃仇敌以告慰父魂。但圣上万般无奈,这个手足相残、忠心难测的子嗣,终究不能直接处罚,只得让成王以自裁收尾,公开宣称其自刎而亡,而燕迟也落得降了官职以示惩戒。皇室残酷,连最后的结局都需粉饰,公道不过是镜花水月。

  成王死后,皇室内外风雨欲来。太后目睹子孙竞相自毙的结局,难掩苍老与痛楚;皇后却一意孤行,力求让成王全府上下为太子偿命,一场新的风波暗涌浮现。燕迟返回府中,心头并无释怀。不曾真正为父亲诉冤于世,也未感受到圣上的原谅。他明白,只有令权座之人相信自己因一时冲动行凶,才有机会继续调查,只有坚持沉默与伪装,方可在险象环生的权力迷宫中觅得真相的蛛丝马迹。

  宫中之谜愈加深邃。秦菀冷静推敲过往,察觉圣上与皇后曾有过真挚的恩爱,但自燕迟幼时起,最深的温情就如秋霜一般渐失踪影,皇帝再也不入凤仪宫,对皇后的态度唯有疏离与僵冷。燕迟终于查得瑾妃殒命前与睿王之间的书信,秦菀细观之下,意外发现信中字迹并非当今圣上所有,反倒与义王妃赠与的簪子上刻字如出一辙——这是否昭示着圣上竟是义王严涵?换颜之术的传闻在脑海浮现,若此推断为真,则背后盘根错节的隐秘权谋更凸显其恐怖。

  成王身死,王府一片混乱。秦湘外表柔弱,实则心思缜密,却仍难逃死劫。她意欲仓惶出逃,冯沉碧却早已心生杀机,趁机将她投入湖中残忍灭口。但冯沉碧的覆灭随即到来,被禁军弑杀于权谋风暴之中。秦湘香消玉殒,秦霜悲痛难当,陷于悔恨自责,若当初未与薛青山结缘,她的命运是否就会逆转?谁知祸福难分,秦菀为她把脉时惊觉她已怀有身孕,宽慰劝告她切莫情绪大起大落,以免波及未出世的婴孩。

  彼时彼刻,秦菀也从别处得知沈毅冒死藏匿晋王案卷中关键证物。她只身前往面见李牧云,怀揣疑问与愤怒,要亲眼见证李牧云如何面对沈毅的“顶罪”。她质问李牧云,要重启晋王之案。李牧云并不为所动,他心中早已明了瑾妃之死的真相,又默许沈毅保全证物,却登堂入室靠着他们的尸骨步入权力巅峰,口口声声却贬斥沈毅为谄媚之徒。秦菀再难忍受这种虚伪与冷血,愤然一巴掌扇去,怒斥世间怎容这等败类倖存于庙堂之上。

  越查越深,阴云密布。秦菀心生怀疑:李牧云极可能就是秘密组织天道社之人,而他刚才的神情言行竟与宁不易如出一辙。白枫机敏,将郑府尹秘密引至燕迟与秦菀面前,希望能查清李牧云与天道社的往来。一时风起云涌,庙堂之上,阴影重重隐秘难言,只待拨开迷雾。

  外朝大臣见皇子屈指可数,忧虑皇家子嗣式微,纷纷上奏请圣上发布罪己诏。圣上暴怒,冷然回应:纵然膝下子嗣罄尽,也自有兄弟及宗室子侄承继江山,这番话间,不禁让众人心生寒意。燕离虽有名为储君的可能,但他内心苦闷,宁愿死别宫墙,不愿活在争权夺利的深渊之中,他自知只为义子之身,命运终究由不得己。

  云谲波诡的宫闱中,岳凝悄声向燕迟提及,燕泽的眼疾已治愈得差不多,当年未了的诺言是否依旧算数?一旁的皇后得知圣上狠心斩断亲情,只觉世事讽刺,命令密使将一件秘密之物悄然送往秦菀手中。与此同时,太后苍老病弱,却仍不忘安插心腹,下令秦菀近日勿进宫门,深宫帷幄只剩无尽阴谋。秦菀离宫之际,接过皇后所派密使送来的机要之物,虽难揣皇后弯弯心事,但她笃定,依皇后所处境地,定是期望为太子复仇留下一线转机。

  顺藤摸瓜,秦菀与燕迟寻踪至张家巷钱姓人家。钱氏昔年操持太后身侧,早已备好心思、静待多时。她未曾真叛太后,只是为苟且于世不得不依傍皇后一系。宫中密语吐露,钱氏揭示多年来掩盖的天大秘密:太后初胎所生,竟为一对双生子。权谋尽头,最深的隐痛终被揭开。漫长的黑夜里,这一席密语或许将揭示真相,引发又一场旷日持久的风暴……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