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风云暗涌之际,褚韶华奉命前去探探夏元的口风,不想对方却抛来一纸邀约,要与当家人面谈。闻知秋应约踏入橘井堂,眉眼间却换上了另一副面孔,故作畏缩谦卑,俨然一个未曾见过世面的草包,偏偏对堂内药柜摆设、药材火候指指点点,语多轻薄。掌柜梅三度几番提点夏元在药商间的份量与威望,他却丝毫不买账,举止散漫,仿佛根本没将这位药业新贵放在眼里。
几番试探之后,夏元开出合作条件:清神丸可在橘井堂代售,但须弃用闻氏招牌,并以橘井堂所供原料重制。闻知秋当机立断尽数允诺。孰料夏元再递一刀,言明若清神丸一年内拿不下同类三成市占,闻氏便要无条件献上配方。此话一出,闻知秋立断拒绝——田记西洋清脑丸声势正盛,短期内难以撼动,贸然签下此约无异于拱手让出祖传心血。旋即,他另辟蹊径,以退为进:要么原料立减三成,好让他以价搏势;要么即刻出十万现洋,换取闻氏一成股份。夏元权衡再三,答应出资,但改口要两成股份。闻知秋趁势提出保留“闻氏”牌号的底线,夏元沉吟片刻,终作让步,却附加一道保险——若一年之内未达三成份额,闻氏须按原价回购股份。唇枪舌剑至此方告一段落,握手言欢时两人各藏心机,表面风平,水底却已暗流汹涌。
酒过三巡,闻知秋携褚韶华吃西餐以作庆贺。席间,褚韶华回味先前谈判,一面感叹夏元心思深沉,谋算周密,一面又为闻知秋捏了把汗——这桩买卖,若达标,夏元得以借势击败田记;若不达标,股份又可原价退回,进退皆得,几无损失。她惊觉闻知秋在橘井堂里那一身“怂包”的戏码,原来是以退为进的锋刃,心下不免升起敬意。梅三度看人只看表,认定闻知秋不过绣花枕头,夏元却看得更远:自其踏堂而入,便在扮演,几乎把他想要的一切悉数纳入囊中。自此,夏元对闻知秋另眼相看,暗起念头,要借这位不动声色的对手,去牵制庞然的田记。
合作尘埃落定,紧随而来的便是昼夜不息的忙碌。褚韶华日出而作,亲自盯在作坊里,带着工人改良流程、赶制清神丸;闻知秋也马不停蹄,奔走筹划。某日,她捧来流程改进方案,却见闻知秋伏案小憩,便不忍唤醒,只在旁静候。旋即,她又肩挑重担,去印刷厂领回两万余张“东方补脑丹”的广告样单。连轴转的奔波令她几近力竭,仍不忘捎五千份给程辉,请他召集同学于周末分头散发,借势造起第一波声量。
岂料天有不测,闻知秋翻看样单,心中一惊:图版措辞竟与田记“清脑丸”如出一辙,只是把商标换成了“闻氏清神丸”。他立刻致电追问,方知印刷厂同时承印两家广告,工人一念之差误用了模版。印厂表示三日后补印闻氏新版。话音未落,褚韶华倏然忆起:先前那五千份已送至程辉手中。若已撒出,便触及侵权是非。两人不敢怠慢,急奔学校,得知高年级学生已携百余张出门散发。于是二人按路线逐一追索,踏灯火、走夜路,从黄昏忙至拂晓,终追回九十六张。褚韶华自责难安,主动请罚一个月薪水,闻知秋却并不苛责,只让她回去歇息,稍后再写一份成系统的销售计划。
一夜未阖眼,她仍咬牙撰成详尽方案,连同登报广告的文案一并呈上,又筹划携“东方补脑丹”叩响上海国药公会的大门。闻知秋忧心重重:田同道身为公会主席,其阵前把守难以撼动。褚韶华却笃定自信,直言可争取两百家药商的认同,绕开权势藩篱,以合力破单点。闻知秋看罢,称誉“排兵布阵颇佳”,只是开支浩大,现金流难以承受,话毕将方案丢入纸篓。转念之间,他替她买来一双最合脚的皮鞋,言简意赅:“走路是最省钱也最见功夫的办法。”于是二人挨家挨户踏遍药铺,以口碑与诚意为敲门砖,誓在月底之前跑遍沪上诸家字号。
黄昏落幕,脚程尚余三家未及,岔路忽起风波:田记的伙计横拦去路,口出威胁。褚韶华怒火点燃,抄起旁边木棍便追,将几人打得仓皇而逃。闻知秋匆忙拾起砖头想要相助,回头却只看见对方落荒之背影。他责她冲动,她不服,言辞针锋相对,气势不让,拂袖先行。闻知秋只得快步跟上,街灯把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像两条倔强又并进的线。
另一边,康二妞在公司里无意听到流言,皆言田同心不过逢场作戏,谈不上喜欢,更无成亲之意。她当场以牙还牙,随后转身去找孙龙吟,要他设法拍下她与田家长辈亲近的照片,借以堵住悠悠众口。孙龙吟劝她勿操之过急,她却执意要造势。恰逢田同道为二姑奶奶大摆寿宴,沪上名流俱至,穆子儒受师门金先生之托前来致贺。康二妞盛装现身,田同心一愣,只好硬着头皮安排其在侧。敬酒寒暄之际,孙龙吟抓拍数幅,算是应下她的一半心愿。稍歇之时,康二妞出外透气,正撞见穆子儒立在廊道啃包子,便也凑趣分食,倒添几分寻常人家的朴素亲切。
日复一日的奔忙没有白费,短短一月,“东方补脑丹”已入驻沪上九十家药铺,销量步步高攀。清晨的早点摊前,闻知秋笑意难掩,畅想终有一日问鼎同业之巅;褚韶华则念念不忘要把迟春堂发扬光大,让老字号在新秩序中重焕生机。正在这时,报童振臂高喊,头版大字映入眼帘——田记起诉闻氏侵权。二人旋即奔赴律师处咨询,方知田同道已觅得当初错印外泄的两张广告单,并联手“西洋清脑丸”研发者克劳迪,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二十万巨款。褚韶华挺身而出,请求独当其咎,被闻知秋婉言谢却,他只言:“这是我们的局,不是你一人的罪。”
夜色沉沉,江风带着潮湿的凉意。褚韶华独自走到江边,心头千回百转,既悔自疏,又忧未来。康二妞闻讯赶来,信心满满地表示可出面周旋,她自以为已被田家接纳,不难疏通关节。与此同时,夏元得知田同道动了真刀真枪的诉讼,亦为闻知秋捏汗。许宏年却一心算计银钱,催促夏元先把预付给闻知秋的三万大洋讨回,以免节外生枝。暗潮涌动之下,局面愈发复杂,仿佛一盘棋行至中局,黑白未分,杀招已在袖中,众人只待破局之时各显身手。
风声紧,鼓点急,功亏一篑与一战成名之间只隔着一线之差。有人以退为进,有人借势而上,有人以真心取信于人,也有人以虚名自缚其身。清神丸、补脑丹、西洋清脑丸三方暗中角力,市井巷陌成了战场,报端舆论成了刀锋。此时此刻,胜负未定,但每一步都在为下一步蓄势;每一场误会,也可能成为出奇制胜的伏笔。愿那抛洒汗水与心血的人,最终能在风浪之上,寻得一方干岸;也愿这城里的灯火,见证他们在迷雾中的坚持与清醒。
Powered by 电视指南 http://www.tv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