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河山第29集剧情介绍

 

  庄埼风甫一履任,便像理丝抽茧般清理局面,先遣侦察员悄然潜入敌占区,丈量暗处的风声与虚实;又与张治平密切沟通,合力捕捉可以转危为机的缝隙。他深知乱世谋局,须以稳为先、以准为要,于是将前线与后方的脉络一一打通,既布阵于千里暗线,也沉心于一粟民生,务求兵事与农事并行不悖,彼此成就。

  春耕在即,粮种却成当头之急。庄埼风走村串户、踏泥涉水,多方奔走筹措种子与口粮,把一袋袋沉甸甸的希望送进灶台与谷仓。继而,他向周密详陈县委与支队党委的联合决议:将挺进支队官兵分散驻扎于各村,挽袖下田,扶犁助耕;同时组建一支骑兵连,让战马上阵不再只闻枪火、亦可挽辔耕耘;更要集中力量突击整理无人区的荒芜土地,使流离的人群有田可复,有家可归,让被战火掠走的生机再度抽芽。

  翌日,他召集全体指战员,共商春耕大计。战马下田的提议一出,众人神情顿住——这些战友曾伴他们穿越枪林弹雨、并肩生死,怎舍得让铁蹄离鞍转向田畴?庄埼风看得透、也疼在心,便以贺大山一家的赤诚相托娓娓道来:那一双双洗得发白的手,为八路军省下的每一口饭,每一次舍命护送,皆是人民把子弟兵当作自家亲骨肉。言者动情,听者动容,眼前仿佛浮现乡亲们焦灼的目光与龟裂的泥土。犹疑终于化为决断,战士们轻抚马鬃,牵过缰绳,带着心爱的战马走向田间地头,让热血化作春泥,把忠诚埋进麦垄。

  鲁店据点上,日军军官小林远眺城外,见百姓伏地翻土,眼中闪过算计——待麦熟时便可坐收渔利,以解军粮之困。潜伏着的邱家盛看在眼里,默叹一声,暗佩庄埼风的前瞻。庄埼风并未以百姓性命作赌注,他拿捏得准:驻鲁店之敌,兵多粮少、捉襟见肘,对“送上门来的收成”绝无拒绝之理;只要将时间与地利织成网,就能以耕作之名,缓敌之锋,转移其掠夺的节奏。

  夜色垂下,云低而厚,一场及时雨从天际倾洒。屋檐下的水线如珠帘般串起,泥土翻涌着谷芽的气息,麦苗在雨幕里舒展脊背。庄埼风听得雨声,忍不住欣然长叹——这不是一场寻常的春雨,滴落的分明是士气与底气,是将计就计的生机,是无数饥肠辘辘的日夜里,重新点亮的灶火与灯盏。

  彼时海外风云骤变,珍珠港被突袭,太平洋战事倏然而起。国民党顽固派误判大势,幻想借美英之力坐看日寇败退,转而将矛头对准共产党,加紧制造摩擦。陈守正将风声火急的消息带至孙毓麟处,直言蒋介石已然把盏庆功,自许“大局将定”,抗战似可速成。话锋一转,意在提醒:当部队与民众正于饥馑线上苦撑之际,新的内耗风暴悄然聚拢,前线背脊所能倚靠的暖意或将被寒风逼退。

  青黄不接之时,麦穗尚未灌浆,饥荒步步紧逼。许多乡亲以树皮充饥、以草根度日,许多战士的眼神也被饥饿磨得黯淡。部分干部对庄埼风的部署生出疑虑,盯着渐瘦的口袋与空落的锅灶,心里打起问号。刘竹梅来探望,见庄埼风案头摊着榆树叶,便即刻明白危局逼人,匆匆从怀里掏出带来的窝窝头。庄埼风惦记病中的周密,带着她星夜前往探视。周密初不肯受,将食物推回,终在再三劝说下,只掰下一点点,仔细嚼碎。那一小口粗粮,像在战事的浪尖上压住惊涛,也像在生命的边界处把火苗再护一护。

  联络员破风而至,送来紧急情报:伪军运输队正押送粮车前往鲁店。庄埼风当机立断,部署截粮。公路蜿蜒处,八辆粮车缓缓而行,一百多名伪军荷枪尾随。挺进支队拔刀出鞘之时,庄埼风再三叮嘱:严禁在粮车近旁投弹扫射,宁失一机,不失一粒。他料得准,却难料敌人心狠。枪火穿透了麻袋,金黄的麦粒像碎金般从破口倾泻。一名战士猛扑上去,以血肉之躯堵住裂缝,下一瞬,一串流弹撕裂空气,将他定格在麦香与硝烟交织的光影里,殷红迅速染透了麦粒。战事毕,众人悲恸难抑。庄埼风逐个安抚,捧起几许大米,想着为病重的周密熬上一碗粥,盼能以热气回温一条悬在风口的命。

  回到病榻前,周密气息微弱,眼神却依旧清澈。他凝望窗外,槐花正盛,洁白如雪,一簇簇挂在枝头,是春天的呼吸也是人间的安慰。他聚起最后一丝力气,嘱咐警卫员大刘:快去告诉乡亲们,采些槐花,晾干煮食,可救一时之急。话音渐低,眼里的光像落日余晖缓缓收起。他带着对土地与百姓最后的牵挂,悄然闭上眼帘。屋外风过槐影,花香淡远,像是为这条为民而燃的生命轻轻覆上一层温暖的帛,也为这场在饥馑与烽火中坚持向前的春耕,种下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网络微评(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